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民诉制度改革与比较民诉法研究——谈比较民诉法的研究体会
被引量:
9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作者通过自己比较研究各国民事诉讼法的体会,有力地说明了比较民事诉讼法的研究对我国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论证了只有认真地比较研究并揭示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民事诉讼的一般规律,我国民事诉讼法学才能摆脱前苏联民事诉讼法学特别是证据理论体系的影响,才能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
作者
白绿铉
出处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71-83,共13页
Law Review
关键词
比较民事诉讼法
当事人主义
民事诉讼制度改革
分类号
D91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6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40
同被引文献
46
1
李祖军,田毅平.
利益保障目的论之功能[J]
.现代法学,1999,21(3):46-51.
被引量:13
2
张卫平.
论民事诉讼中失权的正义性[J]
.法学研究,1999,21(6):37-46.
被引量:113
3
邱星美.
民事举证期限问题研究[J]
.政法论坛,1999,17(3):78-86.
被引量:12
4
范愉.
世界司法改革的潮流、趋势与中国的民事审判方式改革[J]
.法学家,1998(2):110-113.
被引量:28
5
王福华.
民事诉讼诚实信用原则论[J]
.法商研究,1999,17(4):86-92.
被引量:60
6
李浩.
民事审判中的调审分离[J]
.法学研究,1996,18(4):57-68.
被引量:269
7
张卫平.
民事诉讼基本模式:转换与选择之根据[J]
.现代法学,1996,18(6):4-30.
被引量:166
8
北岳.
法律权利的定义[J]
.法学研究,1995,17(3):42-48.
被引量:64
9
田平安.
我国民事诉讼模式构筑初探[J]
.中外法学,1994,6(5):41-45.
被引量:46
10
范愉.
以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J]
.法律适用,2005(2):2-8.
被引量:160
引证文献
9
1
詹瑞云.
两大法系民事诉讼基本模式的比较[J]
.广东商学院学报,2002,17(S2):95-96.
2
张晓薇.
论法官释明权[J]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3(1):44-47.
被引量:2
3
高洪宾,何海彬.
论民事诉讼举证时效制度之确立[J]
.人民司法,2000(11):40-42.
被引量:3
4
江伟,王铁玲.
论救济权的救济——诉权的宪法保障研究[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6(4):12-19.
被引量:16
5
高洪宾.
事实清楚、分清是非原则的审视[J]
.人民司法,2007(08S):73-76.
被引量:2
6
苏岩.
新颖钓鱼服[J]
.财富时代(上品),1999(6):48-49.
7
刘万洪.
民事审理的集中化研究——以庭审程序为中心[J]
.现代法学,2011,33(4):123-130.
被引量:9
8
吴如巧.
日本近年民事取证制度改革述评[J]
.日本问题研究,2012,26(1):43-48.
9
李斌.
诉讼指挥权与民事诉讼效率[J]
.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2000(12):7-10.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40
1
杨杰.
程序与实体二分下的不起诉契约——兼论诉讼契约化[J]
.现代法治研究,2019,0(4):62-80.
被引量:2
2
邵六益.
我国司法理论中“人民”的多重意涵研究[J]
.法商研究,2021,38(3):134-145.
被引量:17
3
崔茜.
略论诉权的宪法保障问题[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9(5):67-70.
被引量:2
4
王锦熙.
检察机关依“新证据”提起民事抗诉质疑[J]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12-16.
5
黄海涛.
法院调解阶段性的制度化问题初探[J]
.法学杂志,2010,31(S1):163-167.
6
熊跃敏.
民事诉讼中的诉答程序探究[J]
.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9(1):37-39.
被引量:4
7
王岩云.
权利的张扬与追寻——2006年中国权利问题研究综述[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7,13(4):138-160.
被引量:3
8
杨西玲.
论民事诉讼举证时限制度之确立[J]
.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5(6):23-24.
9
高新华.
论司法程序性裁判[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8,16(1):86-95.
被引量:4
10
王亚明.
诉讼指挥权:问题及对策——从庭审的视角[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9(1):54-58.
被引量:3
1
白绿铉.
比较民事诉讼法研究的新视野——评日本法学家兼子一的《民事诉讼法(新版)》[J]
.环球法律评论,1998,20(1):88-94.
被引量:4
2
李中杰.
论我国民事公诉制度的构建[J]
.知识经济,2010(18):19-20.
3
汪发元,葛隆恩.
反不正当竞争民事诉讼面临的困难及改革建议[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8(4):35-37.
4
张绥平.
关于刑事诉讼证据理论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
.法学研究,1964(1):39-45.
被引量:1
5
傅郁林.
比较民事诉讼法国际研讨会综述[J]
.中国法学,2002(5):188-189.
被引量:4
6
刘敏.
我国比较民事诉讼法学的发展及其功能[J]
.公民与法(综合版),2010(1):2-5.
7
王永起.
我国民事诉讼调解制度之检讨与重构[J]
.山东审判,2003,19(1):65-73.
8
白绿铉.
论现代民事诉讼的基本法理——对我国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浅见[J]
.中外法学,1999,11(1):40-52.
被引量:60
9
刘纬中.
《历史唯物主义问题研究》简介[J]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1993,16(2):66-47.
10
宋朝武.
小额诉讼制度的立法确立与发展完善[J]
.中国审判,2012(11):32-35.
被引量:2
法学评论
1999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