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税务研究》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75-76,共2页
同被引文献29
-
1李心源,戴德明.税收与会计关系模式的选择与税收监管[J].税务研究,2004(11):65-67. 被引量:34
-
2戴德明,何玉润.关于企业税收监管体系构建的设想——兼论会计信息的支持作用[J].税务与经济,2005(1):15-18. 被引量:12
-
3戴德明,张妍,何玉润.我国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的协作研究——基于税会关系模式与二者差异的分析[J].会计研究,2005(1):50-54. 被引量:92
-
4王榕珊.浅谈企业会计制度与税法的差异及其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2005(12Z):278-280. 被引量:5
-
5高允斌.会计收入与计税收入之差异比较分析(一)[J].财务与会计,2007(8):19-21. 被引量:3
-
6魏明海.基于原则的规则导向:中国会计准则制定[M].大连:大连出版社,2005:740-742.
-
7《合同法》第二百二十七条.
-
8《合同法》第一百九十八条.
-
9《担保法》第四十条.
-
10《担保法》第二百条.
二级引证文献60
-
1夏勇.浅议电子商务中的增值税征收问题[J].中国管理信息化(综合版),2006,9(12):95-98. 被引量:5
-
2霍志芳.浅析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协调[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9(4):150-152.
-
3戴德明,张妍,何玉润.我国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的协作研究——基于税会关系模式与二者差异的分析[J].会计研究,2005(1):50-54. 被引量:92
-
4陈旸.对播控系统中播出工作站的思考[J].现代电视技术,2005(2):112-113. 被引量:1
-
5于万春,夏树芳,周小雨,石湖.从一起强奸案的侦破看刑事证据的收集和运用[J].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2,16(1):63-66. 被引量:1
-
6郭新玉.浅析我国新一轮财税改革对企业的影响[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5,13(1):35-37.
-
7徐孝刚.关于小企业会计制度的特殊思考[J].吉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4):57-58.
-
8董再平.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税收制度和会计准则关系模式选择[J].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4):30-33. 被引量:2
-
9董再平.论我国税收制度和会计准则关系模式的选择[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6,21(1):68-70. 被引量:4
-
10戴德明,姚淑瑜.会计—税收差异及其制度因素分析——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经研究,2006,32(5):48-59. 被引量:64
-
1刘玉辉.企业税务筹划的绩效评价与风险控制[J].财经界,2015(30):325-325. 被引量:1
-
2崔丽琴.企业所得税汇算中应注意几个问题的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09(2):35-37. 被引量:1
-
3王学军.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解读[J].财会月刊,2008(1):61-62. 被引量:1
-
4张懿,贺津.全员揽储与个人利益挂钩弊端多[J].山东金融,1994(7):49-49.
-
5胡伟.浅论会计职业与反洗钱[J].金融经济,2007,0(4X):17-18. 被引量:2
-
6杨铂.新会计准则实施与银行信贷风险防范[J].新疆金融,2007(5):42-43. 被引量:1
-
7王鹏,孙丽华.浅议企业组织形式对企业会计的影响[J].辽宁财税,1994(8).
-
8苑存前.税务代理:企业理财的“高参”[J].税收与企业,1999(7):13-13+57.
-
9褚兆荣.对“两则”实施中若干问题的看法[J].浙江财税与会计,1994(3):11-11.
-
10张翠真.对“营改增”试点下企业税务问题的探讨[J].经济师,2015(11):162-1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