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生命激情的美丽及其苍白——论蘩漪性格的美学深度
被引量: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雷雨》中,蘩漪是推动剧情发展的中心人物。她那火一样热烈的生命激情的对白喧泄,形成了剧作浓郁的诗的风味。但是,创作的这一诗化特点,既是其美学魅力所在,也是美学弱点所在。从文艺美学的性格塑造的矛盾冲突原则来看,我们感到剧作在三条与蘩漪性格塑造有关的情节线上,都未能将矛盾冲突充分展开。
作者
张鲁高
机构地区
复旦大学中文系
出处
《中国文学研究》
1999年第1期79-85,共7页
Research of Chinese Literature
关键词
生命激情
诗化倾向
戏剧化倾向
对白心态
情感喧叙
构思性弱点
描写观点
矛盾冲突
心灵痛苦
分类号
I207.34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5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25
1
叶齐华,胡汉舫.
爱河漩涡中挣扎的两个不幸女人——安娜·卡列尼娜与蘩漪女性形象比较[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37(6):116-119.
被引量:4
2
寇鹏程.
原型视角中的蘩漪及其置换:《雷雨》的痴情女子负心汉[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0(2):124-128.
被引量:4
3
钱谷融.
关于《雷雨》的命运观念问题——答胡炳光同志[J]
.戏剧艺术,1979(1):85-88.
被引量:6
4
錢谷融.
《雷雨》人物谈[J]
.文学评论,1962(1):40-54.
被引量:32
5
胡炳光.
读《<雷雨>人物谈》——和钱谷融同志商榷[J]
.文学评论,1962(6):128-130.
被引量:10
6
周安华.
论心理分析场中的曹禺戏剧本色[J]
.艺术百家,1987,3(1):62-68.
被引量:6
7
张爱芬.
繁漪新析[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4(4):66-70.
被引量:6
8
杨兹举.
梦魇世界里的一团报复火焰──解读蘩漪管见[J]
.琼州大学学报,2000,7(2):63-67.
被引量:2
9
钱尔凡.
子君与蘩漪形象比较[J]
.淮南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2):76-79.
被引量:1
10
钱谷融,殷国明.
令人憧憬和痴迷的艺术境界——关于《雷雨》欣赏答问录[J]
.文艺理论研究,2001(5):63-82.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6
1
陆汉军.
蘩漪形象研究七十年综述[J]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2(1):18-22.
被引量:7
2
李倩.
蘩漪形象研究述评[J]
.文教资料,2010(18):60-62.
3
李蓓.
《雷雨》中蘩漪形象的多维解读[J]
.芒种,2014(2):241-242.
4
徐安辉.
非理性生命律动的理性审视——《雷雨》的另一种解读[J]
.青海师专学报,2002,22(1):74-76.
5
罗立桂.
人格分裂的自我毁灭者——《雷雨》中蘩漪形象的无意识心理分析[J]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13(4):12-14.
被引量:5
6
卢皓.
在屈辱和伤害中畸变——论蘩漪变态性格的合理性[J]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6(5):63-65.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黄爱娟.
浅论《雷雨》中的戏剧冲突[J]
.魅力中国,2009(25):47-47.
2
宋岳礼.
不同的性格,相同的命运——“蘩漪”和“无名姑妈”的悲剧命运解析[J]
.山花(下半月),2009(11):118-119.
3
陆汉军.
蘩漪形象研究七十年综述[J]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2(1):18-22.
被引量:7
4
任娟.
挣扎于个性与母性矛盾漩涡中的女性——《雷雨》中蘩漪与侍萍生存困境的再思考[J]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9(3):89-90.
被引量:2
5
李倩.
蘩漪形象研究述评[J]
.文教资料,2010(18):60-62.
6
董秀娟.
《雷雨》中蘩漪形象浅析[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17(7):31-33.
被引量:3
7
魏晓燕.
典型画廊中的另类形象——曹禺《雷雨》和苏童《妻妾成群》中两个知识女性形象繁漪与颂莲之比较[J]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2(11):98-99.
8
卫敬星.
爱欲的文化实践:蘩漪悲剧新论[J]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3):59-63.
9
周桂诗洋.
一个复杂而矛盾的女人——蘩漪[J]
.艺术科技,2014,27(1):166-166.
10
部美美.
沉沉黑夜的闪电与惊雷——安娜与繁漪形象初探[J]
.考试周刊,2014,0(56):31-32.
1
肖正民.
等待一颗星辰[J]
.散文诗,2003,0(2):60-61.
2
陈丹燕,沈以澄(图).
爱尔兰都柏林——六点的乔伊斯[J]
.旅行者,2010(9):70-73.
3
旦卓.
我的写作就是生活本身[J]
.西藏文学,2004,0(5):63-64.
4
钟.
以色列 以色列名作家谈施蒙尼新作[J]
.外国文学动态,1999(6):35-36.
5
刘畅.
浅谈蘩漪性格中的“饿”与“毒”[J]
.语文学刊,2016,36(22):77-78.
6
金传胜.
苏青佚作《灰色的恋》解读[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5(8):177-182.
7
赛珞.
人生如冰[J]
.兵团工运,1997,0(6):28-28.
8
宋雪冰.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风流”背后的悲哀[J]
.北方文学(中),2012(3):119-120.
9
胡海燕.
论杜荀鹤的隐居与诗歌创作[J]
.怀化学院学报,2008,27(2X):47-48.
10
吴泽林.
我看叶赛宁[J]
.俄罗斯文艺,1996(6):53-55.
中国文学研究
199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