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70-72,共3页
China Radio & TV Academic Journal
共引文献32
-
1王钧,王雷.广播“主持人热线直播”节目的魅力[J].青年记者,2008(29):51-52.
-
2史文静.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J].新闻传播,2006(3):61-62. 被引量:5
-
3李音,冷冰茹.分散使用 集中管理——浅谈播音员主持人队伍集中管理建设[J].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06,6(1):76-77.
-
4王怡红.中国大陆人际传播研究与问题探讨(1978-2008)[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15(5):2-15. 被引量:6
-
5吴三军.从解说加画面到节目主持人——论电视新闻传播模式的优化[J].声屏世界,1998,0(8):37-38. 被引量:5
-
6王志.王志论道(之十四) 对话说出“我”与“你”[J].新闻与写作,2009(7):70-70.
-
7王艳艳.微博人际沟通模式探析——以新浪微博为例[J].青年记者,2011(12):31-33. 被引量:2
-
8陈媛.968例烧伤患者创面常见感染菌及抗生素的敏感性分析[J].青海医药杂志,2000,30(4):47-48. 被引量:1
-
9杨锡.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类型化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3(10):173-173. 被引量:1
-
10连子强.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与对台传播观念转型[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134-141. 被引量:3
-
1李雅君.电视节目主持人提升即兴口语表达能力的技巧分析[J].长江丛刊,2016(26):43-43.
-
2王虹.主持人在广播改革中的主体作用[J].声屏世界,2006(1):40-40.
-
3杨庆云.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素质决定形象[J].新闻传播,2009(1):66-67. 被引量:1
-
4孙倩.漫谈电视新闻主持的二度创作[J].记者摇篮,2014(11):44-45. 被引量:2
-
5孙可尊.浅谈图书馆人员良好形象的培养[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1):43-45.
-
6牛秀英.驻站记者应树立窗口意识[J].河北广播,2006(6):81-81.
-
7李永强.高校图书馆如何更好服务于读者[J].现代企业教育,2014(18):107-107.
-
8田军.试论学报编辑主体意识的强化[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4,11(2):84-89.
-
9穆雪良.综艺娱乐节目中的主持群模式探讨[J].唐山文学,2016,0(8):106-106.
-
10宋存杰.内秀于心 外秀于型——浅析形象构建对主持人职业生存与发展的影响[J].声屏世界,2015(9):28-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