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音乐传承方式的变革与传统风格的保存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通过对中、西音乐的传承方式的所长、所短进行分析,提出了在传统音乐的教学与艺术实践中,如何处理中。
作者
王冰
机构地区
天津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出处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13-15,共3页
The New Voice of Yue-Fu(Journal of the Shenyang Conservatory of Music)
关键词
传统音乐
传承方式
“口传心授
心领神会”
分类号
J60 [艺术—音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28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7
参考文献
1
1
刘富琳.
“口传心授”释义[J]
.中国音乐,1997(4):24-25.
被引量:29
共引文献
28
1
魏石成.
自古传法 气如悬丝——不宜夸大口传心授在传统音乐教学中的作用[J]
.艺术探索,2007,21(5):110-111.
被引量:1
2
蒋莉.
论口传心授在古筝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J]
.中国音乐,2007(3):210-213.
被引量:5
3
张延莉.
巴东堂戏田野调查报告[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9(2):81-87.
被引量:4
4
陈培刚.
论我国民族音乐传承模式的当代意义——《民族音乐文化传承》随感[J]
.人民音乐,2010(2):88-89.
被引量:14
5
丁静.
西安鼓乐传承方式的当下思考[J]
.四川戏剧,2010(5):108-110.
被引量:5
6
陈艳.
谈“口传心授”与声乐教学[J]
.歌海,2011(6):98-100.
被引量:3
7
汪菁.
哈萨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考察研究[J]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4):1-5.
被引量:8
8
汪菁.
哈萨克族婚礼及其仪式音乐变迁研究——以新疆阿勒泰地区为例[J]
.新疆社会科学,2013(1):61-68.
被引量:3
9
魏欢.
从“二度创作”看中、西方音乐的不同及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J]
.黄河之声,2013(2):49-50.
10
黄若然.
中国筝乐的民俗特征[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4(2):181-181.
同被引文献
11
1
周亮.
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传承[J]
.甘肃教育,2003(S2).
被引量:5
2
彭木木.
《古琴文化与未来社会》读后——与王政先生商榷[J]
.音乐天地,2004(6):47-48.
被引量:1
3
张诠.
从“刀郎木卡姆”歌词和刀郎古墓谈刀郎人的起源[J]
.新疆地方志,2011(2):48-52.
被引量:3
4
刘富琳.
中国传统音乐“口传心授”的传承特征[J]
.音乐研究,1999(2):71-77.
被引量:66
5
刘富琳.
“口传心授”释义[J]
.中国音乐,1997(4):24-25.
被引量:29
6
朱文相.
口传心授与中国传统教育方式[J]
.中国京剧,1997(6):35-36.
被引量:9
7
毛继增.
人类狩猎社会的文化遗存——刀郎木卡姆[J]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6,4(3):8-12.
被引量:13
8
臧艺兵.
社会变迁中的汉族民间歌手案例(2)[J]
.中国音乐学,2006(3):52-54.
被引量:6
9
倪志斌.
追求合唱艺术的和谐感——老年合唱发展之我见[J]
.剧影月报,2007(5):78-78.
被引量:2
10
李强.
红歌合唱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J]
.艺术教育,2011(5):91-91.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4
1
魏石成.
自古传法 气如悬丝——不宜夸大口传心授在传统音乐教学中的作用[J]
.艺术探索,2007,21(5):110-111.
被引量:1
2
杨高鸽.
绛州锣鼓传承变迁状况的考察与研究[J]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7,26(4):80-87.
被引量:4
3
罗珺.
合唱作品中“红色歌曲”的分析与研究[J]
.参花(上),2014(2):141-144.
被引量:5
4
杨银波.
存“魂”而扬“形”——论刀郎木卡姆的保护与传承[J]
.民族艺术研究,2014,27(6):56-61.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17
1
郝珊.
从《秦王点兵》看绛州鼓乐的传承变迁过程[J]
.兰台世界(下旬),2013(4):16-17.
被引量:1
2
房德宝.
浅论抗战歌曲的时代特征和现实作用[J]
.黄河之声,2018(23):47-47.
3
夏冰.
江西高校红色歌曲合唱教学研究[J]
.黄河之声,2014(16):19-19.
被引量:1
4
谢骋.
山西锣鼓文献综述[J]
.黄河之声,2015(9):120-121.
被引量:2
5
杨银波.
“体制外”的非遗困境——以南疆刀郎文化区的考察为例[J]
.民族艺术研究,2015,28(4):98-103.
被引量:2
6
王华琦.
中国抗战歌曲价值评析[J]
.当代音乐,2015(20):104-105.
被引量:3
7
阿布都外力·克热木.
基于知网数据的维吾尔木卡姆传承、传播与保护研究文献综述(1985~2016)[J]
.音乐探索,2017(3):45-53.
被引量:1
8
黄甫亮.
刀郎乐器生存现状及发展困境[J]
.艺术评鉴,2017,0(21):179-181.
9
赵金科.
刀郎木卡姆乐舞表演场景研究[J]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8,32(4):85-89.
10
王晓燕.
山西“鼓文化”之三重精神内涵[J]
.艺术评鉴,2018,0(24):26-27.
1
吴春晖,汪莹.
民间音乐理论教学与艺术实践的改革与创新——谈东莞民间音乐的传承与保护[J]
.音乐时空,2015,0(23):109-109.
被引量:2
2
陈东.
基于钢琴即兴伴奏中关键性音乐理论的探究和应用[J]
.戏剧之家,2015(5X).
3
郎绍君.
孙其峰先生的教学与艺术[J]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09(1):8-13.
被引量:2
4
田昀艳.
加强艺术实践·促进声乐教学[J]
.音乐大观,2014,0(5):71-72.
被引量:1
5
陈祖建,何晓琴.
谈艺术设计专业的“图案”教学[J]
.中国林业教育,2005,23(4):64-66.
被引量:2
6
董德君.
论演奏艺术教学中的两种倾向[J]
.音乐生活,2006(4):58-59.
被引量:1
7
陈飞虎.
陈飞虎水彩画选登[J]
.中外建筑,2005(1):64-65.
8
马承祥.
基础教学与艺术创造[J]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1988(4):28-31.
9
冯继承.
管乐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J]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5,14(1):48-49.
被引量:1
10
孟锦慧,无.
声乐教学与艺术实践紧密结合的典范--上海音乐学院《野火春风斗古城》成功上演[J]
.歌剧,2016,0(3):50-53.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1999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