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科技期刊编排分离模式下的编校问题探讨
被引量:
2
Discussion of editing and proofreading problems of sci-tech periodicals under edit-typeset-separate mode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通过总结编辑工作经验,结合《中国科学》系列科技期刊的特点,从沟通作者和排版人员、电子版初加工、校对的方法、常见的问题、良好的习惯和基本素质几个方面,探讨"编排分离"模式下如何提高编辑加工和校对效率,保证期刊质量。
作者
于世美
安梅
机构地区
<中国科学>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编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53-55,共3页
Acta Editologica
关键词
科技期刊
编排分离
编辑加工
校对
电子版初加工
分类号
G232.2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0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10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7
1
王卫勋,杜亚勤.
科技期刊编校经验谈[J]
.编辑学报,2010,22(6):495-496.
被引量:13
2
严谨,安瑞,任胜利.
如何标注基金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J]
.科技导报,2009,27(23):126-126.
被引量:3
3
常青云,张向谊,石伟.
科技期刊编辑中应注意的几个“一致”[J]
.编辑学报,2009,21(4):305-307.
被引量:17
4
付中秋,吴利平.
科技期刊编辑应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J]
.编辑学报,2007,19(6):468-470.
被引量:53
5
朱大明,夏庆麒.
科技期刊的结构性校对[J]
.编辑学报,2007,19(2):101-102.
被引量:8
6
陆宜新.
科技期刊编辑校对“5忌”[J]
.编辑学报,2006,18(6):431-432.
被引量:16
7
郝拉娣,关伟,刘琳.
对编、排、初校合而为一的探讨[J]
.编辑学报,2003,15(6):416-417.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
60
1
徐方.
学报和期刊摘要写作中的几个问题[J]
.编辑学报,1989,1(4):224-226.
被引量:3
2
游苏宁.
“双效”“双爱”期刊:办刊人的最高追求[J]
.编辑学报,2005,17(2):79-80.
被引量:159
3
齐淑娟.
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应具备的素质[J]
.科技编辑研究,2003,15(3):64-66.
被引量:3
4
谢彦菊,何汉楚,董邦权.
科技论文的图片编辑与拼图技巧[J]
.科技编辑研究,2003,15(3):67-68.
被引量:2
5
陈景云.
论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编辑的人文素质[J]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5(3):82-86.
被引量:12
6
邓建元.
也谈怎样避免编校错误[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5,16(4):565-566.
被引量:6
7
杨光业.
医学期刊编辑的专业信息素养[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5,16(4):570-571.
被引量:4
8
陆丹.
论科技期刊编辑的科学素养[J]
.编辑学报,2005,17(4):240-241.
被引量:24
9
王桂珍,颜志森.
作者自校清样有利于提高期刊编校质量[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5,16(5):716-718.
被引量:20
10
徐超富.
论科技期刊的终校方法[J]
.编辑学报,2005,17(5):326-327.
被引量:14
共引文献
110
1
柯文辉.
学术期刊编辑校对环节核红的节点设置和关键要点[J]
.传播与版权,2021(5):35-37.
2
江勇.
提高科技期刊校对效率和校对质量的方法探讨[J]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1,31(3):120-121.
被引量:5
3
雷琪.
医学期刊的编辑一体化运作[J]
.图书情报工作,2006,50(S2):183-185.
4
李丽萍,王曙明,杨爱丽,于松波,龚雪,胡竹萍,刘学民.
提高编辑工作效率 缩短科技期刊出版周期[J]
.编辑学报,2011,23(S1):45-47.
被引量:11
5
安敏.
科技文稿编辑加工程序化管理[J]
.编辑学报,2011,23(S1):83-85.
6
马晓华,宋书芳,李兰欣,杜宁,王晔,徐梅,褚晓杰,张磊.
编辑的学术素养与学术期刊的品牌建设[J]
.编辑学报,2010,22(S1):13-15.
被引量:6
7
额尔德木图,苏娅,程立新.
少数民族地区医学期刊编辑应具备的素质[J]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09,31(S1):197-199.
8
李颖.
“编排合一”说质疑[J]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5(3):93-96.
9
史成娣.
如何提高高校学报处理稿件的效率[J]
.编辑学报,2005,17(4):276-277.
被引量:10
10
蔡飞鸣.
多技术手段联合使用:提高科技期刊编校质量[J]
.编辑学报,2007,19(2):108-110.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15
1
姜梅,张桂弘,王艳秀,高毅,张琪,肖依依.
《含能材料》基于XML技术的编排一体化数字出版实践[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0,31(2):173-178.
被引量:16
2
丁国兰.
科技期刊编辑在校对工作中应注意角色的转换[J]
.编辑学报,2006,18(5):387-388.
被引量:3
3
贺赛龙,史小丽,章践立.
基于网络管理与编排校一体化模式的科技期刊质量控制[J]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06,19(4):542-545.
被引量:9
4
孙小平,边福生,韩立凡.微型计算机录入与排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29-50.
5
物理科学和技术中使用的数学符号:GB3102.11-1993[S]∥作者编辑常用标准及规范.3版.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393-410.
6
中国高等学报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教技厅[1998]1号[S]∥作者编辑常用标准及规范.3版.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557.
7
图书编辑工作基本规程[s]∥作者编辑常用标准及规范.3版.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3:18.
8
柯文辉,林海清,翁志辉.
学术期刊清样作者校对环节中编辑的工作要点[J]
.编辑学报,2013,25(1):37-38.
被引量:16
9
孙竹凤.
提高学术期刊编辑工作效率的窍门[J]
.编辑学报,2013,25(5):463-464.
被引量:7
10
程维红,任胜利,沈锡宾,方梅,王应宽.
中国科协科技期刊数字出版及传播力建设[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3):340-345.
被引量:90
引证文献
2
1
李艳.
科技期刊校样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J]
.编辑学报,2015,27(3):236-238.
被引量:5
2
李玮,康鲁豫,李育燕,王锦秀.
基于方正云平台的编排模式选择——以《电力自动化设备》为例[J]
.编辑学报,2021,33(4):444-44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6
1
柯文辉.
学术期刊编辑校对环节核红的节点设置和关键要点[J]
.传播与版权,2021(5):35-37.
2
张琳,刘晓涵.
提高编校效率:将“优化”理念注入日常工作[J]
.编辑学报,2016,28(4):359-361.
被引量:6
3
丛敏.
“偏差”与“热偏差”、“流量偏差”使用辨析[J]
.科技创业月刊,2017,30(2):65-66.
4
潘秋岑,张立新,苏俊宏.
责编利用终校自查表提高学术期刊校对质量——以《西安工业大学学报》为例[J]
.科技传播,2020,12(10):67-69.
被引量:5
5
刘伟昌.
科技期刊在编校中降低差错率的方法探析[J]
.科技传播,2020,12(23):36-38.
被引量:2
6
王晔.
基于XML在线生产的一体化融合数字出版平台应用实践——以《现代电力》为例[J]
.传播与版权,2022(4):93-95.
被引量:4
1
高铁军,于志红.
提高节目主持人的综合素质[J]
.新闻爱好者,1996(11):13-13.
2
陈学方.
中国专利数据初加工介绍[J]
.中国发明与专利,2007(5):32-33.
3
编辑部重要启事[J]
.陕西煤炭,2005(3).
4
朱雯霞.
网络技术在科技期刊编排中的应用[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2):77-79.
5
程希有.
科技期刊编排工作现代化的整体实现——科技期刊编排工作现代化模式初探[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8,9(1):39-41.
被引量:3
6
金永勤.
科技期刊的初审工作[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25(6):133-134.
被引量:12
7
徐栩.
莫把“粗审”当“初审”——论编校分离模式下编辑如何做好初审工作[J]
.新闻窗,2011(3):118-119.
被引量:1
8
王少瑾.
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J]
.中国教师,2008(18):19-19.
9
吕国华,古丽亚,王雪峰.
科技学术期刊缩短论文出版周期的有效举措——以《物理学报》为例[J]
.编辑学报,2013,25(6):590-591.
被引量:11
10
陈敏娟,胡亮.
面向知识经济的情报资料工作[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22(4):104-106.
编辑学报
2011年 第S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