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论足球战术训练中的对抗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一、必须重视战术训练中的对抗方式比赛最鲜明的特征——竞争,决定了场上队员每一个动作都需是力图取胜对方的战术运用,它包含着激烈对抗的拚夺。比赛的胜利,就是在对抗下无数拚夺成功所凝集成的结晶。在现代足球竞技场上,
作者
杨一民
出处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1986年第2期53-57,共5页
Journal of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关键词
战术训练
足球运动员
对抗训练
战术运用
集体配合
意志品质
身体素质
现代足球比赛
战术意识
实战能力
分类号
G807.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5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25
1
邬敬忠.
少年足球运动员技、战术训练体会[J]
.中国体育科技,1975,11(18):16-24.
被引量:1
2
足球技术、战术训练方法[J]
.中国体育科技,1973,9(17):16-22.
被引量:1
3
耿建华,马成全.
谈现代足球战术打法特征[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4):70-72.
被引量:26
4
黄竹杭.
全面型足球战术的初步探讨[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89,6(2):40-44.
被引量:1
5
杨佳宁.
“五人制”足球[J]
.中国学校体育,2001,20(6):51-51.
被引量:18
6
闫洪杰.
对五人制足球的研究[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8(5):121-121.
被引量:20
7
柳志刚.
小型足球比赛特征的调查与分析[J]
.中国体育教练员,2005(3):44-46.
被引量:12
8
王勇川.
室内五人制足球比赛传接球特征的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137-139.
被引量:29
9
余吉成,肖进勇,李江幸,张乾伟.
足球进攻战术中有序跑位接应能力的运用分析[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33(2):53-55.
被引量:9
10
毕红星.
现代五人制足球快攻战术概念辨析与拓展[J]
.辽宁体育科技,2007,29(3):66-69.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3
1
毕红星.
现代五人制足球快攻战术概念辨析与拓展[J]
.辽宁体育科技,2007,29(3):66-69.
被引量:9
2
李本源.
五人制足球进攻战术研究与分析[J]
.考试周刊,2011(89):125-126.
被引量:1
3
李春涛,赖成杨.
浅析重庆市青少年足球战术训练的现状及对策[J]
.灌篮,2019,0(11):61-61.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陶然成,何志林,邹勇.
盲人五人制足球比赛特征分析[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34(1):90-94.
被引量:6
2
陈瑞宁,刘江.
长沙市高校五人制足球运动开展的现状与问题分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8):148-149.
被引量:3
3
李本源.
五人制足球进攻战术研究与分析[J]
.考试周刊,2011(89):125-126.
被引量:1
4
任定猛.
室内五人制足球比赛传球方式特征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1):123-126.
被引量:12
5
刘源,魏萌.
世界高水平室内五人制足球比赛定位球战术特点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2014,4(28):160-161.
6
李继传.
从球员技术层面探讨五人制足球开展的必要性[J]
.中国市场,2015(10):203-204.
7
李海随.
室内五人制足球赛防守反击战术的研究——以2009年中国室内五人足球四国邀请赛参赛队为例[J]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5,0(6):27-29.
8
刘一晓.
世界高水平五人制足球队比赛中进攻战术运用特征研究[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5,0(32):140-140.
9
刘磊.
对五人制足球比赛中防守反击战术的研究[J]
.网络财富,2009(16):36-37.
10
高纬阳.
当前青少年足球训练中的问题及措施分析[J]
.文体用品与科技,2020(15):39-40.
1
杨亮.
横踢技术在跆拳道中的重要性探究[J]
.新课程(教育学术),2012(6):184-184.
被引量:1
2
杨典.
峨嵋大战布局新貌[J]
.棋艺(象棋),1995,0(7):1-6.
3
马恒飞,王千.
足球运动健身化[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16(1):72-73.
被引量:1
4
文庆林.
西南豪强争霸主[J]
.围棋天地,2011(12):116-116.
5
薛岚.
论篮球运动的健身功能与方法[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4):566-568.
被引量:23
6
李小圣.
浅谈击剑后退中的技战术意识[J]
.少年体育训练,2010(3):92-92.
被引量:1
7
高尔夫入门赛事篇[J]
.世界高尔夫,2013,0(6):46-46.
8
庄长宽,肖国良,刘怀良.
“相子道”赛制研究[J]
.中华武术(研究),2016,5(11):32-34.
被引量:1
9
王翠芝.
篮球教学中的美育教育[J]
.体育师友,1994,17(3):19-20.
被引量:3
10
丁瑞娣.
小小毽子“乐”翻天[J]
.晚晴,2008,0(12):40-41.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198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