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考古发现看我国古代捕鱼的起源与发展
被引量: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我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不仅江河湖泊纵横交错。而且海岸绵延万里,有着丰富的渔业资源。从很早以前,生息在远古大陆上的居民就把捕鱼作为一项重要的生活资料辅助来源。尤为值得重视的是,当时古人发明与使用的一些科学捕鱼方法、工具,至今仍被沿袭使用。发扬、光大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首先应作出科学的总结。但是。
作者
曲石
机构地区
北京玻璃钢研究所
出处
《农业考古》
1986年第2期220-225,共6页
Agricultural Archaeology
关键词
我国古代
考古发现
捕鱼
新石器时代
工具
旧石器时代晚期
生活资料
出土
起源
两种方法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11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111
1
黄洪亮,冯超,李灵智,饶欣,陈帅,杨嘉樑.
当代海洋捕捞的发展现状和展望[J]
.中国水产科学,2022,29(6):938-949.
被引量:7
2
胡新立.
山东邹城市卧虎山汉画像石墓[J]
.考古,1999(6):43-51.
被引量:28
3
倪根金.
中国古代植物药鱼考略[J]
.农业考古,1998(3):255-257.
被引量:7
4
邢湘臣.
我国古代几种特殊的渔法[J]
.农业考古,1986(1):249-251.
被引量:5
5
刘如仲,苗学孟.
清代台湾高山族的狩猎与捕鱼[J]
.农业考古,1986(2):344-355.
被引量:1
6
杨虎,朱延平,孔昭宸,杜乃秋.
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遗址发掘简报[J]
.考古,1985(10):865-874.
被引量:153
7
余汉桂.
从水族掌故窥探我国古代“鱼学”[J]
.农业考古,1984(2):207-216.
被引量:2
8
杭宏秋.
关于我国古代扎箔捕鱼的溯源[J]
.农业考古,1984(1):107-108.
被引量:1
9
金维诺.
谈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帛画[J]
.文物,1974(11):40-44.
被引量:10
10
李复华,郭子游.
郫县出土东汉画象石棺图象略说[J]
.文物,1975(8):63-65.
被引量:20
引证文献
7
1
郑建明.
浙江新石器时代的渔具──兼论宁绍与杭嘉湖平原捕渔方式的异同[J]
.农业考古,2002(1):249-251.
被引量:5
2
陈全家,陈君,吉平,王春雪.
内蒙古哈民忙哈遗址出土骨、角、牙制品的初步研究[J]
.人类学学报,2016,35(3):385-396.
被引量:12
3
李有强.
“细其纶,芳其饵,徐徐而钓”——我国传统垂钓文化探析[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5(3):66-69.
4
沈航.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社会表象研究——以垂钓文化变迁为中心[J]
.改革与开放,2018(17):76-80.
5
张博.
历史时期蒙古族渔具技术发展及原因分析[J]
.农业考古,2018(4):176-183.
6
徐志君.
揭示“不确定性”:汉画像石中的“桥下捕鱼”图像研究[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2(1):28-33.
被引量:2
7
王鲁民,王忠秋.
海洋捕捞技术、渔具渔法研究进展与趋势[J]
.水产学报,2023,47(11):202-212.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24
1
肖帅.
基于图像学视野分析汉代画像石的构图特点[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5(3):116-120.
2
史涛.
杭嘉湖地区饮食文化旅游资源与浙北文化旅游开发探析[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6):35-39.
被引量:1
3
马萧林.
近十年中国骨器研究综述[J]
.中原文物,2018(2):51-56.
被引量:15
4
李悦,马健,张成睿,刘欢,宗天宇,陈婷,黄泽贤,任萌,习通源,王建新,温睿.
中国古代牧业社会骨制品的初步考察:以新疆巴里坤石人子沟遗址为例[J]
.第四纪研究,2020,40(2):331-342.
被引量:9
5
曹彩霞.
红山文化生业考古研究十五年述评[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3):13-16.
被引量:4
6
朱旭初,董宁宁,雷少.
宁波镇海乌龟山遗址出土鱼类遗存研究[J]
.南方文物,2020(2):97-111.
被引量:8
7
董宁宁,朱旭初,雷少.
宁波北仑大榭遗址的动物遗存研究[J]
.南方文物,2020(6):246-252.
被引量:5
8
赵丛苍,曾丽,祁翔.
医学考古学视野下的古代瘟疫遗存考察[J]
.中原文化研究,2022,10(2):76-83.
被引量:2
9
许俊杰,温璇.
先秦时期工具、器物、原料与环境关系初探[J]
.黄河.黄土.黄种人,2022(3):16-19.
10
张全超,孙语泽,侯亮亮,吉平,朱永刚.
哈民忙哈遗址人和动物骨骼的C、N稳定同位素分析[J]
.人类学学报,2022,41(2):261-273.
被引量:2
1
尹航,张贺君,马忠强.
蛋白质组学的发展及其在农作物中的应用[J]
.现代化农业,2012(2):31-32.
被引量:1
2
杨文伟.
傣族古代农业的起源与发展[J]
.云南林业,2002,23(2):28-28.
被引量:2
3
冯喆.
玉米抗旱栽培的技术要点[J]
.农业与技术,2016,36(11):105-106.
被引量:3
4
张惠文,王烨,杨秋莲.
生物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前景[J]
.新疆农业科技,2006(5).
被引量:6
5
徐建平,秦海丽.
屯玉“生息”中单909的优点及高产栽培技术[J]
.中国种业,2015(7):25-26.
6
汪守卫.
远古的呼唤[J]
.花木盆景(下半月),2017,0(4).
7
最耐盐碱土的植物[J]
.四川草原,2006(2):29-29.
8
最耐盐碱土的植物──盐角草[J]
.科学种养,2016,0(3):12-12.
9
关于禁止在茶树上使用氰戊菊酯的通知[J]
.农药登记公告,2000(3):71-71.
10
林椿.
从农田历史亩产变化看未来农业技术革命的必由之路 (续)[J]
.农业考古,1988(2):36-46.
农业考古
198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