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老庄美学思想中的“有”和“无”的辩证法及其影响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老子哲学思想中的辩证法因素是显而易见的,他意识到事物存在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及其转化,提出了“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老子》第二章.以下引《老子》,只注章数,书名从略)以及“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第三十九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第五十八章)等等命题.虽然,老子的世界观是唯心主义的,但他的朴素辩证法的思想。
作者
张文勋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1986年第1期56-63,共8页
Theoretical Studies in Literature and Art
关键词
美学思想
庄子
我国古代
老庄哲学
文心雕龙
言意
司空图
最高境界
艺术美
大音希声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8
1
刘绍瑾.
论中国文艺美学的古今对接之途[J]
.思想战线,2007,33(2):2-6.
被引量:10
2
李壮鹰.
道家的艺术本体论剖析[J]
.学术月刊,1984,16(2):53-58.
被引量:2
3
蒋孔阳.
评老子“大音希声”的音乐美学思想——1981年5月8日在东京东方学会第二十六届国际会议上的报告[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23(4):13-16.
被引量:7
4
王朝闻.
确定与不确定[J]
.文艺研究,1984(1):85-95.
被引量:1
5
金学智.
“此时无声胜有声”[J]
.文艺理论研究,1983(1):91-94.
被引量:1
6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9辑[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4.
7
古添洪.中西比较文学∶范畴、方法、精神的初探.(台北)中外文学,1979,7(11).
8
朱维之.中国文艺思潮史略[M].上海:上海开明书店,1949.10-16.
引证文献
3
1
王宝增.
创作空白论[J]
.文艺研究,1990(1):49-59.
被引量:17
2
冯天海.
岛子和他的实验诗[J]
.文艺评论,1989(5):70-74.
被引量:2
3
孙宗美.
老子文艺思想研究三十年[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4):48-5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0
1
赵晓莺.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J]
.科技资讯,2005,3(25):101-103.
被引量:2
2
张莉梅.
接受美学与小说教学[J]
.文教资料,2008(33):117-118.
被引量:2
3
张玲.
温柔与忧愁的抒情——冰心散文《往事》(一之七)赏析[J]
.作家,2010(14):28-29.
4
蒋晓光.
爱·生命·永恒——浅析冰心的《往事》(二)[J]
.大家,2012(20):29-30.
5
张中宇.
当代部分新诗失误探微[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0(4):45-50.
6
张中宇.
部分新诗的失误及其原因[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6(4):112-116.
7
杨洲.
从符号论美学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多元解读[J]
.柳州师专学报,2005,20(2):133-135.
被引量:2
8
谷丽丽.
从接受美学看鲁迅小说的艺术魅力[J]
.晋中学院学报,2007,24(2):20-23.
9
周方珠.
论元散曲翻译中的模糊再现[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2(2):90-94.
被引量:8
10
周方珠.
列锦的审美认知及翻译[J]
.宿州学院学报,2009,24(6):55-58.
被引量:4
1
蒋正治,贾三强.
论贾平凹文学创作对老庄美学思想的接受[J]
.求索,2012(6):54-56.
被引量:2
2
陈马兴.
小的是美好的[J]
.时代青年(悦读),2014,0(11):40-40.
3
宣儿.
书房里,除了书,还有一些看不见的事物存在[J]
.时代文学,2001(6):93-96.
4
厉佳旭.
文学作品中的无中生有[J]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8(3):68-69.
5
罗德荣.
《续金瓶梅》主旨索解[J]
.明清小说研究,1997(3):165-174.
6
谭勇民.
“有”与’无”——中国古典美学中一对重要的审美范畴[J]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5(4):34-36.
7
黄跃先.
《老子·有无相生》之我见[J]
.小品文选刊(下),2015,0(4):16-16.
8
古轩.
有无相生[J]
.散文诗,2015,0(5):40-40.
9
王彦科.
有无相生中孕育着的超然之美在文学艺术中的体现[J]
.语文学刊,2016,36(4):75-76.
10
王彦锐.
论徐志摩诗歌的古典美[J]
.运城学院学报,2003,21(1):66-68.
文艺理论研究
198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