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98-104,共7页
Tibetan Studies
同被引文献73
-
1李其琼.论吐蕃时期的敦煌壁画艺术[J].敦煌研究,1998(2):1-19. 被引量:12
-
2遇笑容,曹广顺.也从语言上看《六度集经》与《旧杂譬喻经》的译者问题[J].古汉语研究,1998(2):4-7. 被引量:16
-
3于省吾.释羌、笱、敬、美[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63,11(1):43-50. 被引量:40
-
4刘志群.藏戏和傩戏、傩艺术[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18(3):85-90. 被引量:8
-
5杨士宏.敦煌古藏文残卷《鸦鸣占卜法》译释并探源[J].西北民族研究,1988(2):62-66. 被引量:10
-
6黄布凡.敦煌《藏汉对照词语》残卷考辨订误[J].民族语文,1984(5):36-48. 被引量:6
-
7黎蔷.藏戏溯源[J].西藏研究,1996(2):67-73. 被引量:8
-
8其美多吉.试评法成《贤愚因缘经》藏文译文[J].西藏研究,1996(1):109-113. 被引量:1
-
9赵秀荣.试论莫高窟275窟北壁故事画的佛经依据——附275窟等年代再探讨[J].敦煌研究,1991(3):13-27. 被引量:12
-
10赵青兰.莫高窟吐蕃时期洞窟龛内屏风画研究[J].敦煌研究,1994(3):49-61. 被引量:16
引证文献8
-
1杨富学.20世纪国内敦煌吐蕃历史文化研究述要[J].中国藏学,2002(3):65-73. 被引量:7
-
2黎蔷.吐蕃苯教与中印佛教戏剧文化关系考[J].西藏艺术研究,2001(4):64-76. 被引量:1
-
3刘志群.中国藏戏与印度梵剧的比较研究[J].西藏艺术研究,2007(1):15-22. 被引量:4
-
4陆军.试论藏戏的现代转换——以西藏自治区藏剧团为例[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6-22. 被引量:2
-
5刘志群.中国藏戏与印度梵剧的比较研究[J].西藏文学,2005,0(2):84-93.
-
6陈明.抒海、竭海、弈海与拟海——印度佛教抒海神话的源流[J].外国文学评论,2013(1):215-239. 被引量:2
-
7贺之静,王昭惠.藏文《贤愚经》研究综述[J].中国藏学,2020(1):207-212.
-
8李星星.中国“两母争子”故事的多民族演绎[J].人文论丛,2022(2):305-314.
二级引证文献16
-
1汪受宽.中国少数民族史学的产生与初步发展[J].史学史研究,2008(1):54-63. 被引量:4
-
2韩锋.吐蕃佛教文化中的儒家文化——以敦煌文献为中心[J].中国藏学,2010(1):60-65. 被引量:5
-
3黄维忠.国内藏敦煌藏文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回顾[J].敦煌学辑刊,2010(3):93-102. 被引量:13
-
4李宜.近十年以来国内藏戏研究述评[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1):53-56. 被引量:4
-
5刘志群.中国藏戏与印度梵剧的比较研究[J].西藏文学,2005,0(2):84-93.
-
6朵札.格桑德吉.阿吉拉姆藏戏的宗教学思考[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31-38. 被引量:3
-
7钱路劼.藏民族传统文化瑰宝的银幕呈现 舞台纪录片《八大藏戏》的价值确认和审美定位[J].中国戏剧,2013(8):65-67. 被引量:3
-
8张同胜.同源异流:古代中国小说和戏曲的印度受容——以“楔子—正文”结构为个案的考察[J].中国比较文学,2016(1):84-96. 被引量:3
-
9管彦波.唐宋时期:民族志的多元书写实践与成效[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106-112.
-
10徐磊.“煮海型”龙女故事起源再考——以印度抒海故事的影响为中心[J].文化遗产,2017(5):129-134.
-
1楚默.情驰神纵,心恬意适——朱培尔刻《心经》印观后[J].书画艺术,2004(3):33-39.
-
2阿里亚浦·阿里亚.综教绘画艺术欣赏[J].中国宗教,2005(11):69-69.
-
3赵克仁.浅谈伊斯兰禁忌对美术的影响[J].阿拉伯世界,2004(1):44-45. 被引量:1
-
4胡姣慧.论《灰阑记》戏剧冲突的特征[J].戏剧之家,2015(11):12-12.
-
5贺煜.“熙”上“梅”梢[J].重庆与世界,2015,0(14):78-80.
-
6土耳其几近失传的“水中画”[J].西藏旅游,2011(8):110-110.
-
7冶存荣.青海刺绣 民间奇葩[J].大陆桥视野,2003,0(Z1):20-21.
-
8杨立.漫话布莱希特与中国[J].文艺研究,1983(1):137-144. 被引量:1
-
9张世杰.佛经刻写与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1):101-104. 被引量:1
-
10张政坤,郑紫苑.戏曲流变与文化空间:赣南东河戏繁荣与衰败的原因探析[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6,37(1):94-98.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