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论跨国公司与国际技术转移
被引量:
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浅论跨国公司与国际技术转移谭红平石建民一、国际技术转移的意义与途径现代经济增长的核心在于科技知识存量的较快增长及其应用的迅速扩展。战后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经济增长越来越取决于科技因素。例如,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增长的2/3归因于劳...
作者
谭红平
石建民
出处
《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5-18,共4页
Economic Review
关键词
跨国公司
国际技术转移
东道国
美国对外直接投资
外国直接投资
技术溢出效应
国际技术转让
技术引进
先进技术
国际贸易
分类号
F113.2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2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28
同被引文献
22
1
王春法.
技术扩散的三个特点──跨国公司与国际技术转移[J]
.瞭望,2000(16):18-19.
被引量:7
2
朱家齐,刘福华,吴锡.
技术转移的几种形式分析[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3(S2):326-327.
被引量:2
3
贾建忠,邵希娟.
论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转移[J]
.软科学,1999,13(S1):48-50.
被引量:1
4
王学鸿.
论研究开发国际化的趋势、成因及我国的对策[J]
.广东社会科学,1998(6):71-76.
被引量:17
5
韩强.
中小企业逃废银行贷款的理性分析[J]
.新金融,1999(12):10-12.
被引量:2
6
徐全勇,肖文彬.
当代世界技术贸易的地理格局初探[J]
.世界地理研究,1998,7(1):30-34.
被引量:4
7
谢国伟.
浅议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转让[J]
.福建对外经贸,1993(10):10-11.
被引量:1
8
俞毅.
九十年代跨国公司发展的新趋势[J]
.世界经济,1994,17(10):42-48.
被引量:3
9
俞毅.
试谈跨国公司的技术管理[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1995(5):52-53.
被引量:2
10
沈伯明.
跨国公司与世界技术转让[J]
.世界经济,1996,19(3):48-51.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6
1
邵学雷.
国有企业与国有银行债务困境的博弈分析[J]
.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2):108-110.
2
胡珑瑛,唐志新.
国际技术转移行为的合作博弈模型研究[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0,32(2):70-73.
被引量:10
3
林洁.
跨国公司技术转移的内部化趋势及其原因分析[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0(2):60-60.
被引量:7
4
欧阳斌.
跨国公司R&D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技术流动[J]
.经济前沿,2001(4):27-29.
被引量:1
5
党彦龙.
浅议技术转移及新疆物流系统[J]
.石河子科技,2014(4):16-17.
6
朱桂龙,李卫民.
国际技术在中国技术转移影响因素分析[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25(6):31-35.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
28
1
车丕照,董毅.
东道国对跨国公司活动的法律规制[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2(6):23-27.
被引量:3
2
彭红斌.
在华跨国公司R&D活动的本地化及其影响[J]
.理论前沿,2004(21):23-24.
被引量:5
3
李双文.
跨国公司内部市场业务知识的转移[J]
.商业研究,2005(5):66-67.
被引量:2
4
朱桂龙,张华,周全.
外商在华直接投资技术转移价值实证分析[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26(4):62-66.
被引量:1
5
朱星华,程广宇,高志前.
促进企业为主体、创新为目标的新时期技术转移的建议[J]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1):1-3.
被引量:5
6
赵炎,周文,席芙蓉.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策略的系统研究[J]
.华东经济管理,2006,20(6):119-122.
被引量:1
7
杨学军.
珠海外商投资企业基于后向联系的技术溢出状况分析[J]
.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07(4):51-55.
8
王敏,王卓甫,肖建红.
建设工程管理的合作博弈决策[J]
.统计与决策,2007,23(16):65-67.
被引量:8
9
张清辉,费良杰.
跨国公司在东道国技术扩散效应研究综述[J]
.特区经济,2007(9):281-282.
10
王玉荣,刘曙光.
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合作博弈——对我国集群发展的启示[J]
.中国科技信息,2008(2):130-131.
被引量:1
1
孙海顺.
论国际直接投资的变化特点及其趋势[J]
.南开经济研究,1988(5):55-60.
2
杨长湧.
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历程、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
.经济研究参考,2011(22):44-51.
被引量:12
3
高连福.
八十年代以来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新变化及其对国内经济的影响[J]
.亚太经济,1987(3):18-23.
被引量:1
4
宋玉华.
论国际直接投资的新动向[J]
.世界经济与政治,1990(1):22-28.
5
田毅.
浅谈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向[J]
.黑龙江社会科学,1997(2):37-38.
被引量:1
6
王海生,丰东升,张志雄.
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战略[J]
.珠江经济,1997(2):28-30.
7
周宏春.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与途径[J]
.理论视野,2010(2):33-34.
被引量:11
8
吕欣桐.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与途径[J]
.北方文学(下),2012(5):248-248.
9
张贵红.
加快未来上海科技创新资源发展趋势研究的意义与途径[J]
.华东科技,2014(6):60-62.
10
齐锡玉.
克林顿与美国“新经济”[J]
.当代世界,1999,0(1):17-19.
经济评论
199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