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成书考
被引量:
1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成书考〔日〕狭间直树梁启超所著的《戊戌政变记》是有关戊戌变法的最重要史料之一。由于作者直接参与了维新变法运动,在政变后亡命日本,打起了保皇的旗号而致力于改革运动,而且书中有许多其它资料上见不到的记述,理所当然地会受到高度评价。众所...
作者
狭间直树
机构地区
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
出处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30-239,共10页
Modern Chinese History Studies
关键词
梁启超
《清议报》
政变
戊戌变法
新民丛报
西太后
《中国历史研究法》
单行本
广智书局
光绪皇帝
分类号
K256.5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16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43
同被引文献
116
1
白纯.
鸦片战争前后的汉奸问题初探[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0,16(3):63-67.
被引量:4
2
房德邻.
《大同书》起稿时间考——兼论康有为早期大同思想[J]
.历史研究,1995(3):94-103.
被引量:12
3
桑兵.
庚子保皇会的勤王谋略及其失败[J]
.历史研究,1993(1):88-100.
被引量:3
4
汤志钧.
再论康有为的“大同害”——兼与李泽厚、张玉田二先生商榷[J]
.历史研究,1959(8):57-69.
被引量:4
5
房德邻.
戊戌政变之真相[J]
.清史研究,2000(2):36-47.
被引量:11
6
骆宝善.
再论戊戌政变不起于袁世凯告密——兼与赵立人先生商榷[J]
.广东社会科学,1999(5):102-109.
被引量:9
7
段云章.
戊戌维新的“天南”反响——以新加坡《天南新报》和邱菽园为中心[J]
.近代史研究,1998(5):99-120.
被引量:10
8
冯永亮.
荣禄与戊戌变法[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3(3):8-14.
被引量:6
9
朱仲岳.
《大同书》手稿南北合璧及著书年代[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27(2):39-43.
被引量:7
10
湯志鈞.
关于康有为的“大同書”[J]
.文史哲,1957(1):38-43.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12
1
戚学民.
《戊戌政变记》的主题及其与时事的关系[J]
.近代史研究,2001(6):81-126.
被引量:22
2
马忠文.
康有为自编年谱的成书时间及相关问题[J]
.近代史研究,2005(4):274-288.
被引量:15
3
汤志钧.
近代史研究和版本校勘、档案求索——《戊戌政变记》最早刊发的两种期刊[J]
.历史档案,2006,19(2):30-35.
被引量:5
4
饶传平.
从设议院到立宪法——晚清“Constitution”汉译与立宪思潮形成考论[J]
.现代法学,2011,33(5):24-36.
被引量:4
5
邱涛.
“戊戌政变过程论”与戊戌变法研究[J]
.教学与研究,2013(3):94-102.
被引量:1
6
焦宝.
论《清议报》诗词与“诗界革命”的发生[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137-149.
7
狭间直树.
“历史家”和其所写的传记——关于梁启超撰两种《谭嗣同传》及其它[J]
.北大史学,2008(1):349-365.
8
桑兵.
孙中山研究亟需注意版本问题[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6(6):47-57.
被引量:2
9
施晓燕.
“圣人”与“狂人”——《狂人日记》中的康有为元素[J]
.鲁迅研究月刊,2018(9):60-66.
被引量:1
10
王润泽,谭泽明.
《戊戌政变记》与政变图像建构:从个体想象到集体记忆[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8,25(8):109-125.
二级引证文献
43
1
章可.
透镜:晚清国人印度游记中的二重观照[J]
.新史学(北京),2019,0(2):113-133.
被引量:1
2
顾音海.
经今古文之争终结的背后——康有为、章太炎和鲁迅的文化交集[J]
.上海鲁迅研究,2019(4):28-39.
3
王栋.
必也正名:中国宪法史上的“宪法”“宪章”和“约法”[J]
.金陵法律评论,2022(1):112-129.
4
黎仁凯.
论张(之洞)梁(启超)交谊与交恶[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0(1):1-6.
被引量:2
5
舒习龙,詹灵杰.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编纂思想略论[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6(1):94-96.
6
马忠文.
康有为自编年谱的成书时间及相关问题[J]
.近代史研究,2005(4):274-288.
被引量:15
7
臧具林.
“走出去工程”的新步伐[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1):20-22.
8
虞和平.
2005年中国近代史研究综述[J]
.近代史研究,2006(5):71-91.
被引量:1
9
李细珠.
近五年来晚清政治史研究述评[J]
.教学与研究,2006(10):73-81.
被引量:2
10
茅海建.
“康有为自写年谱手稿本”阅读报告[J]
.近代史研究,2007(4):120-142.
被引量:21
1
吴安宁.
梁启超赚钱有道[J]
.传奇故事(百家讲坛)(蓝版),2015,0(11):41-41.
2
徐晋如.
清华学人之四:——不朽的梁启超[J]
.文史精华,1998,0(11):41-45.
3
蔡惠尧.
试论保皇会失败的内部原因[J]
.近代史研究,1998(2):100-118.
被引量:4
4
孔祥吉.
建国以来戊戌变法史研究述评[J]
.近代史研究,1985(4):161-192.
被引量:5
5
戚学民.
《戊戌政变记》八卷本作年补证[J]
.史学月刊,2003(3):122-125.
被引量:2
6
张瑛.
“新民丛报”停刊考析[J]
.近代史研究,1985(5):237-241.
被引量:2
7
王晓秋.
甲午战争与中华民族的觉醒[J]
.中华魂,2014(14):38-39.
8
柳青.
从《戊戌政变记》看梁启超对戊戌变法的反思[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4,30(9):67-67.
被引量:1
9
吴春梅,方之光.
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政治思想的演变[J]
.江苏社会科学,1994(2):87-92.
被引量:7
10
李长林,杨俊明.
清末国人关于埃及历史的记述[J]
.阿拉伯世界研究,1995(1):72-75.
被引量:5
近代史研究
1997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