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毛泽东为什么放弃新民主主义——关于俄国模式的影响问题
被引量:
4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毛泽东为什么放弃新民主主义——关于俄国模式的影响问题杨奎松1995年春,中央文献研究室出版了《毛泽东在七大的报告和讲话集》。一年以后,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龚育之在一次会议上,就毛泽东在七大讲话及报告中突出强调中国“需要资本主义的广大发展”问题,介绍了...
作者
杨奎松
机构地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出处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36-151,1,共16页
Modern Chinese History Studies
关键词
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
社会主义
非资本主义
民族资产阶级
共产国际
中国革命
无产阶级
国民党
共产党人
分类号
B00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85
引证文献
47
二级引证文献
123
同被引文献
585
1
李永进.
“新民主主义”对延安知识界的话语改造[J]
.党史研究与教学,2019,0(6):61-70.
被引量:4
2
汪杰.
毛泽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发生失误的原因[J]
.社会主义研究,2000(5):41-45.
被引量:4
3
章德峰,彭建莆.
再论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兼与胡绳同志商榷[J]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0(2):10-18.
被引量:4
4
金怡顺.
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观内涵的几点探析[J]
.毛泽东思想研究,2003(2):60-62.
被引量:5
5
郭若平.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艺观形成的思想资源——以“文艺大众化”和“民族形式”的论争为中心[J]
.毛泽东思想研究,2003(5):60-64.
被引量:4
6
宋海琼.
近十年毛泽东资本主义经济观研究概述[J]
.毛泽东思想研究,2003(6):133-135.
被引量:3
7
李建宁.
试析毛泽东提前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根本原因[J]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5,13(1):68-71.
被引量:2
8
王敦琴.
毛泽东缘何放弃了新民主主义社会论[J]
.毛泽东思想研究,2001(3):106-109.
被引量:13
9
王树荫.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研究述评[J]
.毛泽东思想研究,2001(3):120-125.
被引量:2
10
李德林.
对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历史必然性的再认识[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1,17(5):25-28.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47
1
何云峰.
两种逻辑的内在冲突——深度解读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论[J]
.长白学刊,2008(1):131-136.
被引量:2
2
薛民.
'97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研究新进展[J]
.教学与研究,1998(4):50-54.
3
卢春妹.
论抗战时期毛泽东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J]
.传承,2008(24):24-25.
被引量:1
4
张汝.
抗战时期毛泽东发展资本主义思想的原因探析[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20(1):80-84.
被引量:1
5
万基踌躇满志[J]
.经贸世界,2006(2):39-39.
6
涂龙德.
用心打造国际报道中的广播精品[J]
.新闻战线,2006(2):82-84.
7
杨奎松.
建国前后中国共产党对资产阶级政策的演变[J]
.近代史研究,2006(2):1-25.
被引量:45
8
张太原.
近十年来抗战时期新民主主义理论研究述评[J]
.党史研究与教学,2006(5):80-87.
被引量:3
9
杨俊.
1951年上海批判电影《武训传》运动始末[J]
.史林,2007(2):73-81.
10
刘晓钟.
中共七大对发展资本主义的思想认识[J]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3):330-33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23
1
王培暄.
简论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J]
.政治经济学研究,2022(4):61-71.
2
毕彩云.
2003年以来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放弃原因研究综述[J]
.黑龙江史志,2010(7):110-111.
3
裘斌.
近十五年来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研究述评[J]
.党史研究与教学,2013(6):80-85.
4
乔耀章.
重构政府经济基础——对转变政府职能问题的深度思考[J]
.浙江学刊,2004(4):16-26.
被引量:8
5
姜明娟,刘福军.
近十年来毛泽东利用资本主义经济思想研究概述[J]
.许昌学院学报,2006,25(3):137-140.
6
耿化敏.
学术史视角下的当代中国史研究[J]
.教学与研究,2006(7):80-86.
被引量:4
7
郑成林.
1950年代中国共产党对工商团体的改造[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6(2):80-87.
被引量:10
8
杨俊.
1951年上海批判电影《武训传》运动始末[J]
.史林,2007(2):73-81.
9
董军明.
列宁过渡时期学说、新民主主义社会论与过渡时期总路线关系研究综述[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6(2):38-42.
被引量:1
10
周苏玉.
建国初期民族资产阶级对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论析[J]
.党史研究与教学,2007(2):51-54.
被引量:1
1
何匡.
剥削阶级消灭后,在人民内部是否还有阶级斗争?[J]
.哲学研究,1979(10):13-14.
2
岳川.
马克思主义的叛徒乎,信徒乎?——卢卡奇诞生111周年纪念[J]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1996,30(1):60-74.
3
范正宇.
民本主义:在孟子和他的身后[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21(4):24-26.
被引量:2
4
张智彦.
“中国近代哲学的特点和形态”讨论会在京举行[J]
.哲学研究,1982(5):75-77.
5
金邦秋.
周恩来的哲学思想及其当代意义[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40(2):21-26.
6
龚育之同志生前剪影[J]
.科学与无神论,2007(4).
7
邵伟华如何买来的“风采”?[J]
.科学与无神论,2004(5):40-41.
8
宋祖红.
康有为“大同”理想简析[J]
.理论界,2006(S1):111-112.
9
李鸿安.
谈“个人主义”[J]
.求知,1997(4):34-34.
10
丁宝兰,吴熙钊,李锦全,张磊,袁伟时.
在广州召开的“中国近代哲学史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座谈会发言(摘要)[J]
.哲学研究,1981(10):53-62.
近代史研究
1997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