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5期49-53,共5页
Qinghai Social Sciences
同被引文献6
-
1余德华.论实践的合理性[J].江西社会科学,1997,17(4):43-46. 被引量:5
-
2陈铁民.价值理性认识初探[J].求索,1986(4):43-47. 被引量:2
-
3刘少杰.社会理性刍议[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2,32(2):32-36. 被引量:7
-
4丁大同.论实践理性及其发生学的文化历程[J].天津社会科学,1992(4):15-20. 被引量:1
-
5汪信砚.论人的实践理念[J].求是学刊,1991,18(3):1-6. 被引量:5
-
6刘森林,柴方国.呼唤当代中国的新理性──新理性的建构原则试论[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1995(3):19-2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27
-
1张善鑫.幸福感:教育公平的人文取向[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8(4):85-90. 被引量:5
-
2李桂林.作为实践理性的法律[J].现代法学,2004,26(6):26-30. 被引量:24
-
3李桂林.法律推理的实践理性原则[J].法学评论,2005,23(4):3-9. 被引量:23
-
4沈敏,魏瑜.不同仪器测定盐中水分比对实验[J].中国井矿盐,2006,37(3):42-43. 被引量:1
-
5和学新.实践理性:专家参与课程改革的必要态度[J].教育导刊(上半月),2007(12):18-20. 被引量:2
-
6雷弯山.数字化:民族文化弘扬之道[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08(4):46-51. 被引量:3
-
7许素菊.论哲学实践性教学[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7(12):166-168.
-
8宋晓丹.多重思维培养目标下的环境法课程教学[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9):68-69. 被引量:2
-
9霍燃.实践理性的司法价值分析[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5(1):75-77.
-
10索磊.“教学技术理性批判”的反思[J].全球教育展望,2014,43(3):54-63. 被引量:12
-
1王雪冬,张彭松.共生、宽容与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理念[J].唯实,2007(4):33-35. 被引量:2
-
2赵甲明.人生与和谐[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4(2):11-18.
-
3汪信砚.论人的实践理念[J].求是学刊,1991,18(3):1-6. 被引量:5
-
4王东建.“黄昏恋”也应体谅家人的心情[J].长寿,2000,0(5):43-43.
-
5何国瑞.艺术是一种发明性的精神生产[J].江汉论坛,1988(3):60-65. 被引量:1
-
6张宗庆.黑格尔认识论中的实践论[J].南京社会科学,1991(4):21-25.
-
7丛大川.真善美在美律上的交缘统一——当代哲学发展的趋势[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20(Z1):18-33. 被引量:1
-
8范彩娥.关于实践理念几个问题的初探[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22(1):6-10. 被引量:1
-
9夏甄陶,欧阳康.论人类掌握世界的基本方式(下)[J].人文杂志,1988(1):62-68.
-
10罗明.成都的地域习俗与日常生活的精神方式[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14-18.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