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3期116-118,共3页
Journal of Qingha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同被引文献79
-
1赵学华.新时期师德的地位与作用[J].北京社会科学,1998(3):122-126. 被引量:1
-
2李翠荣.试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方法体系的构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6(6):87-90. 被引量:1
-
3李庚全.高校教师道德建设途径的探索[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5(4):106-108. 被引量:2
-
4张豪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论要[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5(2):85-88. 被引量:12
-
5衷彩霞,曾青生.试论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建设[J].求实,1998(5):48-49. 被引量:4
-
6王正平.论教师道德[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3):60-65. 被引量:7
-
7邱光.论人民教师的职业道德[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2):72-77. 被引量:1
-
8刘苑,吴定怡.新形势下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重要性[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6,9(1):59-60. 被引量:1
-
9何祥林,程功群,任友洲,袁本芳.高校师德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基于湖北省H高校的调查[J].高等教育研究,2014,35(11):53-59. 被引量:64
-
10袁贵仁.大力加强新形势下的师德建设[J].求是,2004(17):55-56. 被引量:55
-
1彭春华.新世纪教师素质面面观[J].科普童话(新课堂),2013,0(6X):84-84.
-
2范秋娥,赵新虎.师德修养之我见[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1998,14(10):27-28.
-
3李永德.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开创德育工作的新局面[J].川北教育学院学报,1998,8(1):9-10.
-
4杜小明.教师的道德与教育三题[J].南昌高专学报,2001,16(4):44-45.
-
5王得印.浅议当代师德的内涵[J].北京教育(普教版),1999(9):31-32. 被引量:1
-
6刘渝庆.敬业乐教 博采精进——与青年教师就“如何当好语文老师”一席谈[J].文教资料,2006(12):81-83.
-
7何仕明.浅谈新时期师德[J].中国农村教育,2007(1):94-94.
-
8练国铮.教学风格论[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4,14(3):55-56. 被引量:9
-
9高安县中小学教师敬业乐教[J].江西教育(管理版)(A),1994(2):25-25.
-
10温新阶.当个教师好快活[J].人民教育,1999(3):45-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