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自我的困境──近代主体性形而上学之反思与批判
被引量: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近代西方哲学在某种意义上可称之为主体哲学。主体一自我既是它的起点又是它的终点。然而,从一开始,主体哲学的核心概念──自我就包含着严重的问题。笛卡尔哲学已充分暴露了‘咱我”的困难。而康德对此困难的解决一方面将主体哲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但也同时进一步暴露了它的内在困境和危机。
作者
张汝伦
机构地区
复旦大学哲学系
出处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01-108,共8页
Fudan Journal(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形而上学
主体性
同一性
笛卡尔
康德
存在者
近代西方哲学
主体概念
谬误推理
先验主体
分类号
B089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2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11
参考文献
1
1
[英]休谟(D·Hume) 著,关文运.人性论[M]商务印书馆,1980.
同被引文献
52
1
李.S.舒尔曼,王幼真,刘捷.
理论、实践与教育的专业化[J]
.比较教育研究,1999(3):37-41.
被引量:285
2
张继选.
康德对莱布尼茨统觉概念和笛卡尔“我思”概念的批判[J]
.青海社会科学,1998(3):58-64.
被引量:1
3
魏小萍.
“主体性”涵义辨析[J]
.哲学研究,1998(2):22-28.
被引量:98
4
冯天瑜.
略论中西人文精神[J]
.中国社会科学,1997(1):16-24.
被引量:63
5
刘福森.
自然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的理论困境[J]
.中国社会科学,1997(3):45-53.
被引量:216
6
倪梁康.
“我思故我在”及其现象学的解析与重构[J]
.开放时代,1999(2):45-50.
被引量:3
7
刘晓英.
马克思和本世纪西方哲学主体间性理论述介[J]
.理论探讨,1998(4):62-64.
被引量:1
8
D.亨利希,关山.
康德与黑格尔——试论二者基本思想的统一[J]
.世界哲学,1982(4):13-18.
被引量:3
9
胡敏中.
论人本主义[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4):62-67.
被引量:42
10
潘德荣.
理解、解释与实践[J]
.中国社会科学,1994(1):119-134.
被引量:16
引证文献
10
1
鲁绍臣.
康德纯粹自我意识学说的贡献及其困境[J]
.河北学刊,2005,25(1):112-116.
2
鲁绍臣.
康德纯粹自我意识学说的贡献及困境[J]
.学术界,2005(3):189-194.
被引量:1
3
洪淑媛.
对“学生是主体”命题及相关表述的哲学追问[J]
.教育导刊(上半月),2006(2):4-8.
4
宗伟,宗培.
笛卡尔的实体性自我概念及其批判[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40-44.
5
陈飞.
发展伦理学的主体性之纬——从传统发展观的危机谈起[J]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09,7(4):13-16.
6
江文富,常红.
科学性问题的哲学解释学解析——解释学语境下的生命文化学之科学性辩护[J]
.哲学研究,2015(9):108-113.
7
冷传莉,曾清河.
民法人文主义传统及其当代走向——一个哲学意义上的考察[J]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8(3):85-93.
被引量:4
8
钟焕林.
论康德在人格同一性问题上的立场——兼评宫睿《论康德对人格同一性问题的取消主义立场》一文[J]
.哲学评论,2015(2):40-61.
9
龙霞.
马克思的历史哲学:在康德与黑格尔之间[J]
.社会科学辑刊,2022(6):36-44.
被引量:6
10
蔡辰梅.
社会转型进程中教师道德的文化断裂及其重建[J]
.教育伦理研究,2018,0(1):155-174.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黄建平.
康德“自我意识”思想的哲学意蕴及其价值[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33(4):58-61.
2
冷传莉,曾清河.
民法典时代公平责任的体系定位与未来走向[J]
.甘肃政法大学学报,2020(5):134-146.
被引量:6
3
张璐.
环境法与生态化民法典的协同[J]
.现代法学,2021,43(2):171-191.
被引量:42
4
丁宇峰,赵俊岭.
著作权经济范式的修正——由作品共享机制切入[J]
.经济问题,2021(7):30-36.
被引量:2
5
冷传莉.
比例原则私法化的体系定位与调整对象[J]
.比较法研究,2023(4):99-116.
被引量:17
6
沈江平,金星宇.
争论澄清与形态发现——论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历史之维[J]
.江海学刊,2023(6):5-15.
被引量:1
7
邹静.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目的”及其理论旨趣[J]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24(1):38-47.
8
邹广文,王璇.
论马克思恩格斯对“历史”的两种用法——兼论“历史”与“自然”[J]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4(4):55-68.
被引量:1
9
方瑞,万飞鸿.
“历史科学”的解释争议与方法论自觉——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本考察[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4(6):52-58.
10
谭梦雅.
历史哲学思想中对“人”的不同认识:从康德、黑格尔到马克思[J]
.南腔北调,2025(1):38-43.
1
王棋.
浅析康德对谬误推理的批判[J]
.赤子,2016(16).
2
夏俊.
理性的历史考察[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2):87-91.
3
吴宏政.
形式逻辑的界限与自我实体幻相的先验根据——兼析康德对“第一谬误推理”的批判[J]
.天津社会科学,2016(2):51-55.
被引量:1
4
吴宏政.
试析“第二谬误推理”中的消极证明与先验幻相[J]
.天津社会科学,2012(6):50-54.
5
苑国化,靳松.
马、恩对近代主体性的批判及论述[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20(1):90-92.
6
陈积坚.
葛梯尔反例中的“偷天换日”[J]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0(1):27-29.
7
陆通.
不能“退却”亦无法“退却”——费希特对康德先验想象力的推进[J]
.长白学刊,2013(4):23-26.
8
谢庆绵.
范畴史初探(五)——关于近代西方认识论范畴史的探讨(上)[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17(4):10-17.
9
王时中.
论现代解释学的范式转换及其存在论走向[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9(3):16-18.
被引量:2
10
陶火生,宁启超.
“自然的主体性”——现代主体性的新自然主义消解[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4):75-80.
被引量:1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