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产方式看我国电视访谈类节目主持人特性
出处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91-96,共6页
Modern Communication(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
1编读往来[J].文化时空,2003,0(7):80-80.
-
2杨琳,李亦宁.电视文化节目的传播影响力分析——以《百家讲坛》为案例[J].新闻知识,2007(11):55-57. 被引量:5
-
3倪萍,胡晔,王学锋.倪萍:自述与自视[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1997,22(1):56-63. 被引量:6
-
4王思婧.马东:娱乐不低级,但不要止于娱乐[J].中国新闻周刊,2015,0(35):74-77.
-
5胡智锋.倪萍四题[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7(4):55-57.
-
6孔令顺.“讲坛”该往何处去?[J].视听界,2007(2):86-88. 被引量:2
-
7叶志良.中国“脱口秀”不太“秀”[J].东方艺术,1999,0(6):44-45.
-
8胡忠伟.于丹父亲的育女经[J].作文之友(小学阅读版),2012(4):4-6.
-
9周红军.荧屏擂台争夺战——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节目竞标纪实[J].记者观察(上),1996,0(7):15-16.
-
10黄婧,邢颖.网络舆情事件形成与变动中群众的影响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7,8(5):23-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