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江西史前考古的重大突破──谈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发掘的主要收获
被引量:
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江西史前考古的重大突破──谈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发掘的主要收获江西省博物馆彭适凡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中方北京大学考古系教授严文明任队长,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彭适凡任副队长(执行领队)以及美国安德沃考古研究基金会研究主任马尼士博士为美方队长的...
作者
彭适凡
机构地区
江西省博物馆
出处
《农业考古》
1998年第1期389-392,共4页
Agricultural Archaeology
关键词
仙人洞遗址
史前考古
重大突破
洞穴遗址
新石器时代早期
旧石器
细石器
吊桶
层堆积
江西
分类号
K87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90
引证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154
同被引文献
390
1
韩茂莉.
世界农业起源地的地理基础与中国的贡献[J]
.历史地理研究,2019,39(1):114-124.
被引量:9
2
杨东晨.
中华羲皇太昊考[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1):1-8.
被引量:4
3
王心喜.
长江下游原始文明新源头——浙江嵊州小黄山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的考古学研讨[J]
.文博,2006(4):72-77.
被引量:6
4
邓振华,高玉.
河南邓州八里岗遗址出土植物遗存分析[J]
.南方文物,2012(1):156-163.
被引量:43
5
袁靖.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十年回顾: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过程中的技术与生业研究[J]
.南方文物,2012(4):5-12.
被引量:14
6
张居中,蓝万里,陈微微,王玉,徐冰,刘嵘.
舞阳贾湖炭化稻米粒型再研究[J]
.农业考古,2009(4):35-39.
被引量:15
7
任式楠,吴耀利.
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五十年[J]
.考古,1999(9):11-22.
被引量:21
8
孔昭宸,刘长江,何德亮.
山东滕州市庄里西遗址植物遗存及其在环境考古学上的意义[J]
.考古,1999(7):59-62.
被引量:43
9
宇田津彻朗,邹厚本,藤原宏志,汤陵华,王才林,孙加祥.
江苏省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陶器的植物蛋白石分析[J]
.农业考古,1999(1):36-45.
被引量:10
10
何介钧.
澧县城头山古城址1997~1998年度发掘简报[J]
.文物,1999(6):4-17.
被引量:74
引证文献
22
1
谭继和.
禹文化西兴东渐简论[J]
.四川文物,1998(6):8-13.
被引量:14
2
任式楠.
我国新石器时代聚落的形成与发展[J]
.考古,2000(7):48-59.
被引量:12
3
魏 女.
从考古资料看史前原始宗教的产生和初步发展[J]
.东南文化,2002(5):28-32.
被引量:3
4
安志敏.
中国细石器发现一百年[J]
.考古,2000(5):45-56.
被引量:37
5
赵杰.
中国东南地区史前艺术考察(上)[J]
.文物世界,2002(1):51-58.
被引量:1
6
吴耀利.
中国史前稻作农业的成就[J]
.农业考古,2005(1):33-41.
被引量:6
7
任式楠.
中国史前农业的发生与发展[J]
.学术探索,2005(6):110-123.
被引量:38
8
徐昭峰.
新石器时代早期与农业起源有关的考古学问题[J]
.农业考古,2006(1):14-17.
9
彭适凡.
稳步前进 硕果累累——江西考古五十年[J]
.南方文物,1999(3):16-28.
10
许怀林.
生态文明视野中鄱阳湖文化的个性与发展优势[J]
.鄱阳湖学刊,2009(1):31-3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54
1
李二玲,崔之珍,李亚婷.
基于技术经济范式的黄河流域农业文明演进[J]
.资源科学,2020,0(1):20-28.
被引量:11
2
郑景云,文彦君,方修琦.
过去2000年黄河中下游气候与土地覆被变化的若干特征[J]
.资源科学,2020,42(1):3-19.
被引量:21
3
靳英帅,张晓凌,仪明洁.
楔形石核概念内涵与细石核分类初探[J]
.人类学学报,2021(2):307-319.
被引量:11
4
朱之勇,唐睿,王潇玉,王赫.
山西吉县柿子滩细石器遗址发掘与研究进展[J]
.边疆考古研究,2021(2):85-95.
被引量:1
5
余介方.
从史前城址看中国文明的起源[J]
.中原文物,2003(4):39-45.
被引量:4
6
朱凤瀚.
试论中国早期文明诸社会因素的物化表现[J]
.文物,2001(2):70-79.
被引量:8
7
侯旭东.
北朝乡里制与村民的生活世界——以石刻为中心的考察[J]
.历史研究,2001(6):16-29.
被引量:12
8
黄剑华.
三星堆农副业与神禖文化探讨[J]
.四川文物,2001(4):8-13.
被引量:3
9
谭继和.
金沙江文化的性质及其特征[J]
.中华文化论坛,2002(4):19-22.
被引量:5
10
黄剑华,杨荣新.
古蜀王都与早期古城遗址探讨[J]
.四川文物,2002(5):26-32.
被引量:5
1
王水根.
漫说“市井”[J]
.南方文物,2004(4):35-38.
2
许智范,申夏.
我国南方古文化概论[J]
.南方文物,1997(3):99-103.
3
本刊1989—1990年目录索引[J]
.江西文物,1990(4):117-120.
4
林建红,臧振华.
台湾大坌坑文化的年代及其来源[J]
.南方文物,1997(2):116-117.
被引量:2
5
2012年度十大考古发现江西仙人洞遗址上榜[J]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3(2):2-2.
6
彭适凡.
早期文明[J]
.南方文物,2007(1):32-35.
7
潘表惠.
浙江省新昌出土的历代墓砖[J]
.东南文化,1992(6):261-268.
被引量:3
8
傅仁义.
仙人洞遗址[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7(3):113-113.
被引量:1
9
末房由美子,彭劲松.
论江西新干商墓出土的青铜方鼎——从卧虎大方鼎说起[J]
.南方文物,1993(2):59-63.
被引量:1
10
彭适凡,许智范.
中国南方青铜器暨殷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纪要[J]
.南方文物,1994(1):1-6.
被引量:6
农业考古
1998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