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保卣新解
被引量: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保卣新解彭裕商(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保卣,与之同铭尚有一尊,传出土于洛阳。其器形、纹饰及铭文措词等均带有较浓的殷人色彩,然铭末“既望”一词又是周人历法的特色。其时代学术界一般认为应属成王之世,我们同意这样的看法。对该器铭文的考释,学者往往将其联系到周...
作者
彭裕商
机构地区
四川大学历史系
出处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68-72,共5页
Archaeology and Cultural Relics
关键词
甲骨文
陈梦家
成王
并列连词
召公
《左传》
《三代》
殷文化
使者
周初
分类号
K207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28
引证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42
同被引文献
128
1
王进锋.
《保卣》铭剩义新探[J]
.唐都学刊,2008,24(3):57-60.
被引量:1
2
李学勤.
文盨与周宣王中兴[J]
.文博,2008(2):4-5.
被引量:19
3
张懋镕.
周人不用日名说[J]
.历史研究,1993(5):173-177.
被引量:67
4
王冠英.
殷周的外服及其演变[J]
.历史研究,1984(5):80-99.
被引量:16
5
刘一曼,曹定云.
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卜辞选释与初步研究[J]
.考古学报,1999(3):251-310.
被引量:22
6
李家浩.
应国■簋铭文考释[J]
.文物,1999(9):83-84.
被引量:18
7
何长文.
中国古代分胙礼仪的文化蕴含[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49-53.
被引量:5
8
张懋镕.
静方鼎小考[J]
.文物,1998(5).
被引量:17
9
方辉.
(寺阝)公典盘铭考释[J]
.文物,1998(9):62-63.
被引量:13
10
李仲操.
燕侯克罍盉铭文简释[J]
.考古与文物,1997(1):70-72.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19
1
王进锋.
何簋与周初对功臣的等差封赏[J]
.中华文化论坛,2020,0(1):29-39.
2
葉先闖.
據近見大保簋再論保卣銘文——兼及■子鼎與保卣繫聯可能性[J]
.青铜器与金文,2023(2):28-43.
3
劉海宇.
說西周金文中的“■”和“■土”[J]
.青铜器与金文,2020(1):66-75.
4
王永波.
论禽簋与鲁国始封年代[J]
.东南文化,2000(11):48-55.
被引量:2
5
王进锋.
《保卣》铭剩义新探[J]
.唐都学刊,2008,24(3):57-60.
被引量:1
6
王永波.
关于西周早期铜器分期的一点意见——读《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J]
.中原文物,2003(1):28-35.
被引量:1
7
彭裕商.
新邑考[J]
.历史研究,2000(5):49-62.
被引量:15
8
武振玉.
两周金文“及”字用法试论[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51-154.
被引量:4
9
陈荣军.
西周金文辞例札记[J]
.求索,2007(9):207-209.
10
景红艳.
从青铜器铭文看周代的赐“膰”礼[J]
.考古与文物,2010(2):69-7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42
1
宣柳,刘逸鑫,徐熠,王一凡.
历史学与考古学的融合:百年来“殷遗民”研究的回顾和展望[J]
.三代考古,2023(1):399-434.
2
赵庆淼.
再论西周时期的“周”地及相关问题[J]
.三代考古,2018,0(1):497-517.
3
葉先闖.
據近見大保簋再論保卣銘文——兼及■子鼎與保卣繫聯可能性[J]
.青铜器与金文,2023(2):28-43.
4
郑凯磊.
洛阳北窑铸铜遗址出土容器范浅识[J]
.洛阳考古,2023(1):28-32.
5
刘成群.
毕公事迹及毕公世系初探——基于清华简的研究[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0(4):92-98.
被引量:3
6
宋華強.
2011年甲骨文、金文、古文字學研究概述[J]
.简帛,2012(1):343-368.
被引量:1
7
朱凤瀚.
《召诰》、《洛诰》、何尊与成周[J]
.历史研究,2006(1):3-14.
被引量:45
8
侯书勇.
试论“殷礼”与“宗礼”[J]
.求索,2008(1):150-152.
被引量:2
9
彭裕商.
觉公簋年代管见[J]
.考古,2008(10):57-61.
被引量:8
10
张俊成.
商代国及其相关问题[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24(1):64-67.
被引量:2
1
唐云明,罗平.
泜石与有易氏地望及相关问题初探[J]
.文物春秋,2003(1):12-16.
被引量:1
2
许顺湛.
对“夏代和商代的奴隶制”一文的意见[J]
.历史研究,1956(6):99-104.
被引量:2
3
黄盛璋.
跋“车大夫长画”戈兼谈相关问题[J]
.文物,1987(1):45-47.
4
王龙正.
平顶山应国墓地九十五号墓年代、墓主及相关问题[J]
.华夏考古,1995(4):68-72.
被引量:22
5
王琳.
《保卣》铭诸释评议[J]
.中原文物,2012(5):44-52.
被引量:2
6
唐云明.
龙山文化与殷文化陶器间的关系[J]
.文物,1958(6):67-68.
7
张昌平.
曾国为缯—随说[J]
.江汉考古,1994(4):72-78.
被引量:6
8
马道阔.
文物工作报导[J]
.文物,1960(7):69-72.
9
А.А.佛尔莫佐夫,楼宇栋.
苏联细石器文化研究[J]
.考古学报,1955(2):13-26.
10
涂白奎.
鲍子鼎铭文别解——兼谈邿公典盘铭文的“及”字[J]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3(9):71-74.
被引量:3
考古与文物
1998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