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理想与人文现实──我对人文精神的思考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12
-
1杜金亮.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培养[J].东岳论丛,1998,19(3):58-61. 被引量:4
-
2冯天瑜.略论中西人文精神[J].中国社会科学,1997(1):16-24. 被引量:62
-
3王小阳.STS科学教育的新概念[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5,15(2):62-63. 被引量:6
-
4于雷.民族心理素质的深刻解剖——兼论曹雪芹的主观命意[J].红楼梦学刊,1988(2):137-156. 被引量:4
-
5金生鈜.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J].教育研究,1995,16(8):15-18. 被引量:107
-
6樊浩.“人文素质”的教育形态及其知识生态[J].教育研究,2005,26(8):9-15. 被引量:31
-
7范志华.人文素养在当代大学生中的缺失与重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12):44-46. 被引量:60
-
8彭纪南.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汇──走向21世纪的科学[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14(3):63-66. 被引量:25
-
9钱超英.中国当代人文精神的三种困境[J].学术研究,1998(10):125-126. 被引量:1
-
10卜玉华.课程理念的历史透视与重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19(3):64-75. 被引量:20
-
1夏志前.人类学家孙九霞博士[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6):1-1.
-
2陈刚.转型时期的人文研究[J].学海,2002(3):120-125.
-
3董香武.如何上好历史课[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2(14):39-39.
-
4何永堂.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J].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3(4):37-37.
-
5周民.一个硬币的两面——高中英语新教材现代教育理念浅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1999,15(10):58-59.
-
6王海建.让音乐滋润学生精神成长[J].好家长,2014,0(42):51-51.
-
7张海霞.课内课外相结合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J].科技致富向导,2010,0(5Z):105-105.
-
8张宗益.从参与全球公选的视角谈大学校长的职责与素质[J].国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动态,2013(9):6-6.
-
9陆国华.践行以生为本,活化政治课教学[J].吉林教育(中小学教育),2009(11):42-42. 被引量:1
-
10姜滇.铸造人文理想,书写生命体验[J].新语文学习(高中),2007,0(Z1):9-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