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课程论研究的历史回顾:1922—1997(上)
被引量:
3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我国课程论研究的历史回顾:1922—1997(上)*课程教材研究所张廷凯课程论作为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其研究领域主要涉及学校课程设计、编制、实施和课程评价等的理论与实践。从先秦以来,我国教育家已有许多有关这一领域的论述,但课程论作为一个正式的研究领...
作者
张廷凯
机构地区
课程教材研究所
出处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8-13,共6页
Curriculum,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关键词
课程论
课程研究
教学论
人民教育出版社
历史回顾
课程教材
课程理论
学校课程
教材研究
课程编制
分类号
G423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50
引证文献
34
二级引证文献
183
同被引文献
350
1
曾文婕,蒋慧芳,周子仪.
指向知识创造的教师教育课程创新——基于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的探索[J]
.教育发展研究,2020(15):101-108.
被引量:8
2
恽昭世,王洁.
普通高中综合课程的开发与思考[J]
.课程.教材.教法,1999,19(4):8-14.
被引量:10
3
刘启迪.
论综合课程的绝对性与相对性[J]
.课程.教材.教法,1999,19(6):8-11.
被引量:14
4
黄甫全.
新中国课程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教育研究,1999,20(12):21-28.
被引量:48
5
廖哲勋.
论中小学课程结构的改革[J]
.教育研究,1999,20(7):59-65.
被引量:34
6
杨奎松,谢维扬,赵世瑜,蔡,葛剑雄,马戎,李伯重,李强,苏力,罗志田,张乐天.
遵守学术规范推进学术对话——关于“学术对话与学术规范”的笔谈[J]
.中国社会科学,1999(4):49-71.
被引量:34
7
谢登斌.
跨世纪课程现代化与课程文化新思维[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5(1):38-41.
被引量:3
8
王永红,黄甫全.
课程现代化:跨世纪的思考——首届全国课程学术研讨会述评[J]
.课程.教材.教法,1998,18(2):1-9.
被引量:30
9
张廷凯.
我国课程论研究的历史回顾:1922~1997(下)[J]
.课程.教材.教法,1998,18(2):10-16.
被引量:23
10
李盛兵.
我国高师课程体系的缺失——人文性和师范性研究[J]
.课程.教材.教法,1998,18(5):53-56.
被引量:78
引证文献
34
1
徐玉斌,陈友全.
知识经济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J]
.中州学刊,1999(6):184-185.
被引量:1
2
陈连珍.
体育课程改革的历史演进与发展方向[J]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20(4):41-42.
被引量:8
3
周秀雄.
试论隐性德育及德育课程改革[J]
.肇庆学院学报,2004,25(4):94-96.
被引量:2
4
陈连珍.
浅析体育课程改革的演变及其发展方向[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21(1):100-101.
被引量:2
5
靳玉乐,李殿森.
课程研究在中国大陆[J]
.教育学报,2005,1(3):8-18.
被引量:18
6
仲玉英.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中学综合课程的实施及其现实思考[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23(4):80-87.
被引量:4
7
冯生尧.
再论课程论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J]
.课程.教材.教法,2006,26(3):8-13.
被引量:2
8
彭虹斌,袁慧芳.
高校人文社会课程实践教学环节问题的探讨[J]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7(2):66-70.
被引量:8
9
刘家访.
我国课程理论本土化的问题及未来走向[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5):33-37.
被引量:33
10
孙宽宁.
从课程论教材反思我国的课程研究[J]
.课程.教材.教法,2007,27(7):3-8.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183
1
王进猛.
国外高质量金融类教材引进的文化适应性问题[J]
.质量与市场,2020(14):100-102.
2
马金晶,杨屿航.
特殊教育研究应用于特殊教育政策的基本模式[J]
.绥化学院学报,2023,43(1):123-126.
3
王铭玉,袁鑫.
新时代我国外语教材建设的使命、任务与展望[J]
.外语界,2023(6):2-6.
被引量:5
4
郑刚,胡飞.
20世纪上半叶博比特课程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1):64-74.
5
吴晓英.
数智时代面向卓越师资培育的大学课程创新与教学变革——以课程与教学论为实践样例[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4(16):45-51.
6
杨晰婷,崔梅花.
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专业能力提升路径研究——基于《能力标准》的视角[J]
.成才,2023(1):28-29.
被引量:1
7
王赛兰,王海东.
地方本科高校设计专业技能教育开展路径研究[J]
.包装工程,2023,44(S01):593-596.
8
赵益鑫,关正春.
关于加强高校课余体育工作的思考[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26(4):48-49.
被引量:1
9
付明霞,孙焕珍,王海涛.
凉山彝族地区初中英语课程本土化调查与分析——基于三所中学初中英语教学状况调查[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0(S2):223-226.
被引量:6
10
靳玉乐,李殿森.
课程研究在中国大陆[J]
.教育学报,2005,1(3):8-18.
被引量:18
1
李富贵.
我国课程论研究的世纪变革[J]
.当代教育与文化,2014,6(2):31-40.
被引量:5
2
夏惠贤.
多元智力理论与学校课程设计[J]
.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02(1):52-54.
被引量:1
3
刘素.
课程资源开发刍议[J]
.安徽教育科研(内刊),2003(5):26-26.
4
靳玉乐,王洪席.
基于过程哲学的课程论研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1(8):40-43.
被引量:1
5
柴玲玲.
泰勒原理与我国课程目标的确定[J]
.科教文汇,2009(25):59-60.
被引量:2
6
陈扬光.
中国当前课程论研究热点评述[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121-125.
被引量:7
7
郝德永.
知识与课程:“支点”的困境与超越[J]
.教育学文摘,2009(1):32-33.
8
葛晖.
论课程论研究的问题意识[J]
.当代教育科学,2014(9):12-14.
被引量:2
9
王飞,丁邦平.
苏联教学论与美国课程论:在中国的误读与误解[J]
.比较教育研究,2013,35(1):47-51.
被引量:5
10
吉标,吴霞.
课程实施:理解、对话与意义建构——一种建构取向的课程实施观[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1(1):85-88.
被引量:37
课程.教材.教法
1998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