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东南学术》
CSSCI
1998年第4期55-57,共3页
Southeast Academic Research
共引文献6
-
1孙宏霞,王学鸿.国际贸易理论与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比较分析[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9(1):18-20. 被引量:1
-
2王学鸿.论跨世纪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十大趋势[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1999,18(2):66-70. 被引量:1
-
3王学鸿.国际直接投资(FDI)正负效应探析[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1999,15(1):21-24. 被引量:2
-
4袁满,丁化.产业集群对FDI区位选择的影响[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93-95.
-
5王学鸿.论跨世纪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十大趋势[J].绥化学院学报,1999,22(1):5-10.
-
6王学鸿.有关跨国公司效应的五种理论范式论析[J].企业导报,1998(9):10-12. 被引量:15
同被引文献40
-
1刘雪莲.全球化与国家主权[J].东北亚论坛,1998,7(1):26-30. 被引量:7
-
2梅荣政.国际经济“全球化”趋势对我国对外开放的二重影响[J].学习与实践,1998(12):35-37. 被引量:1
-
3喻晓.经济全球化和建立国际金融新秩序[J].国际观察,1999(2):37-41. 被引量:3
-
4忻炯俊.从金融危机看经济全球化[J].国际观察,1999(3):36-37. 被引量:1
-
5马磊,王世雄.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制度初论[J].国际论坛,1999,1(5):53-57. 被引量:1
-
6王学鸿.跨国公司、技术转让和竞争优势[J].南方经济,1997,26(6):54-55. 被引量:8
-
7王学鸿.现代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探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1997,15(3):24-26. 被引量:4
-
8丁志刚.关于全球化的思考[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11).
-
9乌尔里克·贝克.《全球化挑战传统秩序》,载《参考清息》,2000-01-05.
-
10李琮.经济全球化潮流中的发展中国家[J].世界经济,1997,20(7):5-9. 被引量:15
-
1“十五”期间经济环境呈现新特点[J].工商行政管理,2001,0(6):10-10.
-
2温俊萍.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的制度分析[J].经济问题,2007(8):12-14. 被引量:3
-
3庞中英.市场经济全球化的深远影响与重大意义[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4(9):30-34.
-
4李金凤.论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J].集团经济研究,2006(03S):13-14. 被引量:1
-
5伊藤诚,陆夏.当代资本主义的新自由主义和全球化[J].海派经济学,2006,4(3):20-27. 被引量:1
-
6高连庆.联合起来 走向21世纪[J].环渤海经济瞭望,1995,9(6):19-19.
-
7蒋宏宾.市场经济全球化对于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之意义[J].世界经济研究,1995(3):4-8. 被引量:2
-
8那颖.对西部民族地区利用外资问题的探讨[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4(1):122-125. 被引量:1
-
9金芳.美国联邦政府对外来直接投资的管理[J].世界经济研究,1993(6):41-45.
-
10亚洲经济增长仍居全球之首[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1995,19(2):40-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