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思维的抽象和思维的具体及创造性思维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提出认识有两个起点,着重论述了认识的第二个起点即由思维的抽象上升到思维的具体,这是思维的辩证过程。文章揭示了在这一辩证过程中思维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深刻地阐明了创造性思维的内在根据,提出创造性思维的关键在于重视发挥思维的想象,抓住事物。
作者
李士坤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56-61,共6页
Journal of Peking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思维的抽象
思维的具体
想象
思维的辩证运动
创造性思维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4
1
杨方.
哲学的学术功能[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27(6):86-90.
被引量:3
2
郑永扣.
论实践在思维从抽象上升到具体过程中的作用[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1(6):14-18.
被引量:2
3
万宁.
由抽象上升到具体─—辩证逻辑的一个最基本的命题[J]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16(3):11-14.
被引量:1
4
张守民.
社会主义: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发展过程[J]
.高校理论战线,2005(1):43-48.
被引量:2
5
韩毅,刘怀玉.
马克思“从抽象到具体”的科学方法论的历史原像与当代解读[J]
.学海,2008(5):73-79.
被引量:3
6
杨成林,何自力.
重树马克思科学抽象法在经济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主流经济学方法论的比较分析[J]
.当代经济研究,2011(11):8-13.
被引量:7
7
丁堡骏.
重塑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地位和话语体系[J]
.政治经济学评论,2013,4(1):19-21.
被引量:4
8
刘健.
编辑主体意识的特征与形成[J]
.编辑学报,2000,12(2):63-65.
被引量:26
9
陈伯庚,陈承明.
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导地位——当代中国主流经济学辩[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6(1):5-9.
被引量:3
10
杨静.
大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讨会”述要[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6(3):151-153.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3
1
王正明.
哲学培养创新精神的功能[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3(3):18-20.
2
王兆璟.
论编辑活动的创造性问题——从创造性认识的特质观照[J]
.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7(4):100-102.
被引量:1
3
周健,徐世江.
中国经济发展必须也必然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对马克思“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研究方法的再认识[J]
.改革与战略,2021,37(2):1-8.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3
1
周建锋.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研究述要[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22(5):80-89.
被引量:1
2
何莉萍.
关于编辑主体意识与编辑职能转型的探讨[J]
.传播与版权,2016,0(5):51-53.
被引量:2
3
毛烨炫,张西亚,赵秋艳.
食品生物化学实验课程中哲学思想的应用[J]
.广州化工,2021,49(22):139-140.
被引量:1
1
李培荣.
个性化与社会化的对立统一——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矛盾及辩证过程探析[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3):126-127.
被引量:1
2
国企改革需从五个方面推进[J]
.理论与当代,2002(6):44-45.
3
隋月娟.
从实际出发是个复杂的辩证过程[J]
.理论学习与研究,1992(4):20-23.
4
秦德华.
坚持再认识 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J]
.天府新论,1990(2X):53-54.
5
刘啸霆,姜照华.
认识是如何成为可能的[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10(3):55-58.
6
孙晓玲,李红.
以调查为基础 在研究上下功夫[J]
.秘书之友,1992,0(4):8-9.
7
M.比拉洛夫,玉清.
洛克论真理与知识的相互关系[J]
.国外社会科学,1985(2):48-49.
8
刘秀芬.
论价值实现的辩证过程[J]
.理论学刊,1992(6):28-30.
9
耿庸.
增强艺术活力和排除“左”的影响——读两部当代文学史的一回笔记[J]
.社会科学,1985(1):73-76.
10
张江明.
辩证法也就是认识论[J]
.广东社会科学,1993(6):33-36.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