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汉语形象与文化现代性问题
被引量: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汉语形象是文化现代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文学是汉语形象的艺术。汉语形象是一种修辞性形象 ,它是文学中的汉语组织在语音、词法、句法、篇法、辞格和语体等方面呈现出来的富于表现力及独特个性的美的形态。汉语形象既是文化现代性的一个方面 ,又是文化现代性得以显示的一种象征性“镜像”。汉语形象在当代文学中呈现为八种基本表现形态。
作者
王一川
机构地区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4-45,共12页
Literature & Art Studies
关键词
汉语形象
文化现代性
修辞性形象
跨体式语言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51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7
参考文献
1
1
孙康宜.
“古典”或者“现代”:美国汉学家如何看中国文学[J]
.读书,1996,0(7):116-120.
被引量:11
共引文献
10
1
王一川.
现代性文学:中国文学的新传统——兼谈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学研究[J]
.文学评论,1998(2):96-105.
被引量:50
2
颜敏.
白放情小说中的“中国”想像[J]
.惠州学院学报,2007,27(1):41-44.
被引量:2
3
王一川,张洪忠,林玮.
我国大学生中外文化符号观调查[J]
.当代文坛,2010(6):4-20.
被引量:39
4
王琳.
论双重“边缘”身份与王德威晚清文学书写[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91-95.
被引量:1
5
马骁.
从质疑到建构——谈王德威小说研究方法的独特魅力[J]
.文山学院学报,2015,28(4):66-70.
6
龚刚.
中国当代文学在英语世界的反响[J]
.外国语文,2017,33(3):157-160.
被引量:1
7
黄雅婷.
从海外汉学到研究海外汉学的文学反思[J]
.宜宾学院学报,2017,17(9):67-76.
被引量:1
8
李松,程锐.
性别诗学的中国问题:以美国《现代中国文学》《现代中国文学与文化》杂志为中心[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5(3):1-10.
被引量:1
9
蔡颂,杨柳.
印尼华人作家白放情小说中的中国因素及其意义探析[J]
.武陵学刊,2024,49(6):97-105.
被引量:1
10
李小玲.
民间文学的文学史意义[J]
.上海文化,2014(5X):71-81.
同被引文献
51
1
王一川.
汉语形象与汉语形象美学[J]
.浙江学刊,1999(1):63-71.
被引量:7
2
刘再复.
论文学的主体性[J]
.文学评论,1985(6):11-26.
被引量:391
3
杨实诚.
论儿童文学语言[J]
.中国文学研究,1999(2):15-20.
被引量:25
4
何洛,周忠厚.
评《形象思维再续谈》[J]
.文学评论,1980(5):55-63.
被引量:37
5
王晨光.
法律运行中的不确定性与“错案追究制”的误区[J]
.法学,1997(3):5-11.
被引量:131
6
曹顺庆,李思屈.
再论重建中国文论话语[J]
.文学评论,1997(4):43-52.
被引量:78
7
张少康.
走历史发展必由之路──论以古代文论为母体建设当代文艺学[J]
.文学评论,1997(2):40-52.
被引量:51
8
王泉根.
“成人化”与少年文学审美创造[J]
.当代文坛,1990(3):28-29.
被引量:4
9
朱自强.
新时期少年小说的误区[J]
.当代作家评论,1990(4):91-99.
被引量:8
10
高尔太.
人道主义与艺术形式[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3):83-97.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7
1
徐秀芝.
文学语言表达的新特征[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119-120.
2
徐秀芝.
文学的汉语修辞性形象[J]
.呼兰师专学报,2000,16(2):45-47.
3
刘飞耀.
汉语形象与古诗文教学[J]
.教学月刊(中学版),2013(12):44-47.
4
王政勋.
论刑法适用的言外语境——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为例[J]
.刑事法评论,2008(2):112-149.
被引量:1
5
谷鹏飞.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传统性问题[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9,33(6):12-22.
被引量:4
6
吴翔宇.
中国儿童文学语言本体论:问题、畛域与路径[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2,51(4):1-11.
被引量:9
7
吴翔宇.
语言变革与中国儿童文学现代化的生成[J]
.天津社会科学,2023(4):140-148.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17
1
马涛.
在开放的视野中构建当代文论的主体性——2020年文艺理论动态与趋向[J]
.中国文学批评,2021(1):140-148.
2
侯晓燕.
语境论视阈下刑法解释方法的实践运作——以“两高”指导性案例“马乐案”为例[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9,32(3):64-71.
被引量:1
3
赵艳.
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的文化身份问题[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1(3):144-150.
被引量:4
4
吴翔宇,任超.
幻想的越界与限制--《猫头鹰恩仇录》“凯尔特神话”的阈限写作机制与功能[J]
.写作,2022,42(5):20-30.
5
吴翔宇,任超.
论新中国儿童文学的身体政治[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2(4):13-22.
6
吴翔宇,周莹瑶.
百年中国文学视域中儿童文学史研究的理据与路向[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9(2):228-241.
被引量:3
7
吴翔宇.
语言新变与儿童诗文体现代化的生成[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93-101.
被引量:3
8
卫栋.
本土和域外:两种资源的互动与茅盾儿童文学翻译观的确立[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9(4):218-228.
被引量:4
9
吴翔宇.
中国儿童文学理论的基点、本体与方法[J]
.广东社会科学,2023(4):162-172.
被引量:2
10
吴翔宇,孙天娇.
民间童话中的恐怖叙事与伦理困境--以“格林童话”与“林兰童话”的对读为方法[J]
.齐鲁学刊,2023(4):149-160.
被引量:1
1
王一川.
汉语形象与中国现代文论[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6):25-28.
被引量:1
2
梁刚.
李长之论语言与人格[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6):33-36.
3
王一川.
汉语形象及其基本地位[J]
.诗探索,1998(4):38-51.
被引量:3
4
王宁.
翻译文学与中国文化现代性[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7(S1):84-89.
被引量:25
5
陈雪虎.
章太炎与清末民初汉语形象诸问题[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6):36-38.
6
与其“走向世界”,何妨“走在世界”[J]
.当代作家评论,1998(2):125-125.
7
刘汉民.
朦胧非含蓄[J]
.文艺研究,1984(1):111-112.
被引量:1
8
章武.
酆都冥山[J]
.厦门文学,2006(9):52-53.
9
葛金平.
古典诗歌含蓄美的形态探析[J]
.学术论坛,2012,35(3):65-68.
被引量:1
10
耿延宏.
《老人与海》的创作美感[J]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2):71-74.
被引量:7
文艺研究
1999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