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45-49,共5页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同被引文献58
-
1胡河宁,孙树平.市场经济运行秩序中的道德调控[J].江淮论坛,1999(2):52-57. 被引量:3
-
2王荣德.新时期道德建设的思考[J].社会科学,1999(3):58-62. 被引量:4
-
3宣兆凯.管窥当前我国的道德制度化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92-96. 被引量:5
-
4王淑芹.市场经济与道德关系研究近况[J].哲学动态,1998(9):13-15. 被引量:4
-
5王淑芹.市场经济与道德的“二律背反”质疑[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5(1):88-92. 被引量:5
-
6鲁鹏.制度的伦理效应[J].哲学研究,1998(9):36-41. 被引量:34
-
7王南湜.论当前我国道德建设的三个维度[J].江海学刊,1997(3):85-91. 被引量:21
-
8车洪波.市场经济的道德评价与建设[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1998(2):6-12. 被引量:11
-
9关连珠.不仅仅是适应——论道德建设与市场经济的关系[J].求是,1997(3):37-39. 被引量:6
-
10绍村.“市场经济和道德建设”研讨会评述[J].哲学动态,1997(2):11-13. 被引量:3
引证文献11
-
1王洪波.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研究综述[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12-17. 被引量:3
-
2卢黎歌,周辉.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及其当代价值[J].理论学刊,2013(5):4-7. 被引量:19
-
3吴育哲,龚正荣.论市场经济条件下警察道德主体补偿激励机制的建立[J].公安教育,2005(2):18-20. 被引量:3
-
4王琴.对“道德银行”的伦理思考[J].理论月刊,2005(4):143-145. 被引量:4
-
5熊玉红,梁茂清.我国企业信用缺失的经济学视角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05,18(12):141-142.
-
6张正华.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道德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20(7):76-79. 被引量:3
-
7李先军.“美德储蓄”活动质疑[J].中国教育学刊,2007(12):34-37. 被引量:4
-
8施一满.伦理学视阈下的“道德银行”建设[J].中国青年研究,2012(4):108-110. 被引量:2
-
9张芳芳.道德回报研究综述[J].世纪桥,2012(17):71-72.
-
10关勇军,瞿旻.CPA职业道德博弈分析[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7):105-109.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40
-
1杨延圣,王瑞.化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道德审思[J].实事求是,2022(5):60-66.
-
2赵婵娟.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视阈下吉林省党员干部家风建设探析[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22,39(12):56-60.
-
3孟祥嘉,喻萍.基于博弈论的CPA审计问题研究[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9):132-133.
-
4孙潇,曹西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J].消费导刊,2008(19):30-31.
-
5何俊峻.试论市场经济与道德对立统一的关系[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16(3):136-138. 被引量:1
-
6倪瑞平,倪铁.经济犯罪侦查效益简论——着眼于资源优化和程序简约的制度建构[J].犯罪研究,2005(5):2-8. 被引量:4
-
7刘卫琴.“道德储存”与公民道德建设[J].大连大学学报,2007,28(1):48-51. 被引量:2
-
8蒋舟,张冬利.“道德银行”解读[J].科教文汇,2007(06X):142-142. 被引量:1
-
9王佳佳.道德教育的前提性反思[J].中国德育,2010,5(1):23-25. 被引量:2
-
10宋俊海.论警营文化工作在公安队伍建设中的时代价值[J].辽宁警专学报,2010,12(3):83-86.
-
1鲁雪英.市场经济的负效应与青少年犯罪[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1(3):61-64.
-
2李储学.群体性事件的五大特点[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3,15(3):76-78. 被引量:3
-
3王海燕.社会转型期重塑道德信仰的内驱力分析[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21(4):12-14.
-
4郑波.电视活动中志愿者的作用[J].视听纵横,2017,0(1):15-16.
-
5黄莎,周纯义.养老机构社工服务的困境与反思——以南昌市某民办养老机构为例[J].社会工作,2011(17):32-34. 被引量:3
-
6郝宇青,张弓.当下中国社会焦虑的类型探析[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3,28(1):31-37. 被引量:4
-
7徐小平,李令彬.人生的“本金”与“利息”——人生规划与留学、就业和未来发展[J].留学生,2009(2):28-33. 被引量:2
-
8蓝维.道德需要与道德行为[J].当代青年研究,2006(5):38-41. 被引量:7
-
9梅林.刍议完善我国社会信用体系[J].理论建设,2014,30(2):94-97. 被引量:3
-
10李相宏,蒋文军.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秘书的职业道德[J].秘书,2000(12):20-21.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