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47-52,共6页
Law Science
同被引文献85
-
1谢守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法律问题与最新发展[J].政治与法律,2000(5):59-64. 被引量:6
-
2鲁篱,李可佳.我国对外资银行金融监管体制的设计与创新[J].现代法学,1999,21(3):109-113. 被引量:6
-
3张乃根.论WTO与我国的法律保障机制[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1(5):7-13. 被引量:8
-
4郭载宇.外国投资的界定及我国立法完善[J].政治与法律,2000(3):41-43. 被引量:7
-
5韩龙.对外国银行准入形式的法律监管分析[J].法学评论,1999,17(4):119-123. 被引量:8
-
6张庆麟.外资银行监管若干问题研究[J].法学评论,1999,17(2):74-80. 被引量:11
-
7杨雪冬,王列.热话题与冷思考(七)——关于全球化与中国研究的对话[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8(3):3-10. 被引量:39
-
8李龙.经济全球化与法学的演进[J].中国法学,2002(1):39-48. 被引量:16
-
9李锡海.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刑事犯罪[J].齐鲁学刊,2001(3):41-46. 被引量:22
-
10曹建明.金融安全与法制建设(一)──中共中央第七次法制讲座[J].探索与争鸣,1998(6):5-7. 被引量:3
引证文献14
-
1孟庆瑜,肖磊.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国经济法治的互动关系——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程的法律思考[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2,4(6):50-55.
-
2饶戈平,黄瑶.论全球化进程与国际组织的互动关系[J].法学评论,2002,20(2):3-13. 被引量:35
-
3余辛文.WTO互不适用条款援引权属辨析——兼谈台海两岸互不适用的策略问题[J].福建法学,2002(1):46-49.
-
4郝占辉,马志崞,李贺.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考[J].商场现代化,2008(23):366-366.
-
5贺小勇.论金融全球化趋势下的中国金融法律问题[J].法学论坛,2000,15(4):42-50. 被引量:11
-
6余素梅.论我国银行立法面临入世的挑战及其完善[J].法学,2001(1):58-64. 被引量:7
-
7韩立余.2000年国际经济法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法学家,2001(1):110-115.
-
8宋锡祥.加入WTO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及其法律对策[J].财经研究,2001,27(2):60-64. 被引量:4
-
9任志成,王鹏珲.海峡两岸反倾销法比较——兼论加入WTO后两岸相关对策[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1,16(3):54-57.
-
10杜卫红.WTO规则与我国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之完善[J].云梦学刊,2001,22(5):32-3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61
-
1胡恩同.WTO体制下我国金融监管对策探讨[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4(4):80-82.
-
2刘毅.晚近国际组织对于国际法的影响[J].法制与社会,2007(3):763-764.
-
3胡晓军.WTO机制下中国银行业现状分析及对策[J].商业研究,2004(17):168-171. 被引量:1
-
4杨泽伟.论全球化与国家主权的互动[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5):603-616. 被引量:2
-
5黎四奇.网络银行业务对传统法律的挑战与回应[J].现代法学,2001,23(5):73-79. 被引量:13
-
6王健,池伟松,陈高明.经济全球化、加入WT0与中国宏观调控法的任务[J].行政与法,2002(9):45-47.
-
7曾骊.政府在高职教育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和作用[J].教育与职业,2004(24):4-5. 被引量:4
-
8邵沙平,陈道丽.2002年国际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法学家,2003(1):100-103.
-
9庄平.非政府组织与妇女发展[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139-146. 被引量:14
-
10刘健,蔡高强.论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法发展的新趋势[J].河北法学,2003,23(1):13-15. 被引量:9
-
1齐峰.国内非法证据排除第一案[J].法治,2012(8):38-39.
-
2陈岱松.WTO的排除条款在海峡两岸适用的法律分析[J].台湾法研究学刊,2000(3):19-23.
-
3黄海,陈荣华.工伤认定中“犯罪排除条款”的适用[J].中国劳动,2008(6):50-51.
-
4张洪松.章程自治中的国家强制:对《公司法》第76条的深度分析[J].经济法论坛,2013(2):53-60.
-
5杨宇冠.《刑事诉讼法》修改凸显人权保障——论不得强迫自证有罪和非法证据排除条款[J].法学杂志,2012,33(5):19-26. 被引量:37
-
6曾啸.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缺陷及完善[J].法制与社会(旬刊),2010(14):83-84. 被引量:2
-
7莫伊期,MJ.委托法[J].当代保险,1993(5):39-40.
-
8李明奇.难民公约中的排除条款[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1(5):32-36. 被引量:4
-
9高志宏.公共利益立法模式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12(6):120-125. 被引量:7
-
10徐阳,张溶开,张宛初.证明力规则的效力分析——《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文本的解读[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3):294-298.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