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博爱─—庄子思想之内质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庄子的博爱精神,潜藏于庄子思想最深处,涌动着内在情感波涛,却以外在的裸露形式作出种种极不寻常的逆态表现。庄子对人生,对人类,对自然,均以博爱精神予以深刻的感染。溯其本源,却可窥视到其内在潜流的社会缘由,且能更有效地把握和理解庄子思想的深层本质。
作者
陈水德
机构地区
福建黎明大学
出处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3期67-73,共7页
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关键词
博爱
人生
人类
自然
分类号
B223.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2
1
陈道德.
“兼爱”与“博爱”[J]
.职大学报,2007(3):11-13.
被引量:1
2
晏斌,曾毅.
孙中山之博爱仁学[J]
.文学教育(中),2010(3):51-52.
被引量:3
3
刘宁.
韩愈“博爱之谓仁”说发微——兼论韩愈思想格局的一些特点[J]
.中国典籍与文化,2006(3):89-95.
被引量:9
4
张京华.日知录校释:上[M].长沙:岳麓书社,2011.
5
程颢,程颐.二程遗书(卷18《伊川先生语四》)[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
6
程颢,程颐.二程粹言[M].北京:中华书局,1985.
7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孙中山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
8
林家有.
博爱与爱我中华——论孙中山的博爱观[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9(1):88-92.
被引量:6
9
张路,解光云.
析论早期基督教“博爱”思想产生的背景[J]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3):114-117.
被引量:4
10
苏丽娜.
孔子“仁”的思想和基督教“博爱”思想之比较[J]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8,20(4):59-62.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
1
杨清虎.
“博爱”思想研究30年[J]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5,28(6):50-5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刘欣路,林建彬.
儒、墨、耶、伊的“博爱”精神与全球伦理构建[J]
.中国穆斯林,2020(5):42-46.
被引量:1
1
徐东明.
论宗喀巴的中观思想及其影响[J]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8(5):50-58.
2
陈来.
汉代儒学对“仁”的理解及其贡献[J]
.船山学刊,2014(3):86-95.
被引量:7
3
刘兴邦.
陈白沙之孝道文化及其当代价值[J]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1):1-5.
4
高欣.
特里萨修女的仁爱[J]
.天风,2004(7):23-23.
5
刘斯翰.
论孔子“仁”的伦理与政治实践意义[J]
.山东社会科学,2005(5):99-101.
被引量:1
6
相信灵魂的人才能读懂[J]
.今商圈,2016,0(5):102-102.
7
张艳,张秋月,许莉,郭丹霞.
黄道周对“五等之孝”的阐释[J]
.考试周刊,2012(41):15-16.
8
聂丽君.
孔、孟美善观之比较——兼议孔、孟论“乐”[J]
.保山学院学报,2011,30(3):93-95.
9
刘霓尘,陈娘有,陈飞宇.
战神传说:神话与历史之间——战神关羽诞生的社会缘由[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4(9):6-7.
10
刘文初.
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旬),2008(5):58-59.
被引量:1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