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正中反论——“矛盾”范畴的重新认识
被引量: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矛盾”,原本是逻辑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后来,“矛盾”这个中国文化的特有词被借来说明和更替马列主义哲学中的“对立面”范畴。其实,“矛盾”双方并不构成对立范畴。“盾”是中介。“矛”与“反矛”是对立双方。“矛——盾——反矛”构成统一物。“中介”是辩证法的一个重要范畴。统一物是由中介连接对立两极(两面)相构成的。按照“两极与中介”辩证统一观,应确立“正中反”
作者
聂暾
机构地区
江西省都昌县环境保护局
出处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4期5-10,共6页
Jiangxi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矛盾
缺陷
对立两极与中介
“正中反”范畴
分类号
B02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24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124
1
黄楠森.
论辩证唯物主义体系的不变性与可变性[J]
.学术研究,2001(9):5-11.
被引量:15
2
坚毅.
在经济管理中运用“三分法”[J]
.社科纵横,2000,15(5):25-28.
被引量:3
3
坚毅.
“矛盾”一分为三理应成立——与周宝玺同志共商[J]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13-18.
被引量:1
4
龚一萍.
论三位一体的市场体系[J]
.江西社会科学,1999,19(7):23-26.
被引量:4
5
黄展骥.
“半费之讼”悖论──略论“自涉”与“非自涉”[J]
.人文杂志,1998(5):46-48.
被引量:7
6
田兴秀.
三本论[J]
.云南学术探索,1998(5):46-50.
被引量:8
7
何卫平.
解释学的循环与辩证法的“圆圈”[J]
.学术界,1997(6):8-11.
被引量:2
8
坚毅.
再论矛盾“一分为三”[J]
.齐鲁学刊,1986(2):7-9.
被引量:8
9
冯美涛.
试论社会生产“三位一体”[J]
.求索,1986(3):98-103.
被引量:3
10
苗启明.
论社会主义文明的三维结构[J]
.河北学刊,1985,5(6):9-11.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9
1
坚毅.
全面正确地认识中国哲学史上的矛盾观[J]
.江西社会科学,2005,25(1):63-66.
2
坚毅.
对传统矛盾观理论创新的综述[J]
.齐鲁学刊,2006(4):131-134.
被引量:4
3
坚毅.
三极之道——立体矛盾观[J]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7,27(1):7-11.
4
邓建民.
光学,光学仪器——显微镜——体视显微镜标注[J]
.江西光学仪器,1999(1):35-36.
5
坚毅.
对“矛盾”、“对立”范畴的再认识[J]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2,22(1):20-23.
被引量:6
6
坚毅.
“一分为三”并非总是取中[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23(4):24-27.
被引量:4
7
坚毅.
“一分为三”论者中不同学术观点综述[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1):32-36.
被引量:4
8
坚毅.
“一分为三”同样属于唯物辩证法——与朱宝信同志再商榷[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6(3):34-38.
9
坚毅.
论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立体化[J]
.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4,6(3):61-63.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21
1
坚毅.
韩非矛盾观的偏颇、影响和危害[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62-64.
被引量:2
2
坚毅.
《尼各马科伦理学》中"三"的运用[J]
.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26(1):29-32.
3
雷正良.
差异还不是矛盾——对《矛盾论》引述“差异就是矛盾”的再认识[J]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05,3(3):4-5.
被引量:1
4
坚毅.
《孟子》中“三”的运用[J]
.菏泽师专学报,2004,26(1):10-13.
5
坚毅.
论孔子的“一分为三”哲学思想[J]
.泰山学院学报,2005,27(4):28-32.
被引量:1
6
坚毅.
对传统矛盾观理论创新的综述[J]
.齐鲁学刊,2006(4):131-134.
被引量:4
7
雷正良.
我的学术概况——“三管齐下”研究“一分为三”[J]
.广西社会科学,2006(8):1-5.
被引量:1
8
雷正良.
我作学术研究的体会[J]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6(4):58-63.
9
坚毅.
论对待马克思主义的不科学态度[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9(3):10-14.
10
罗娟.
矛盾的空间向度[J]
.广东社会科学,2007(6):62-65.
1
张景荣.
九十年代矛盾问题研究述评[J]
.教学与研究,1996(6):44-47.
2
陈镜如.
哲学与人的信仰[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下),2012(8):225-226.
3
B.C.谢缅诺夫.
评П.Н.费多谢耶夫的《哲学和科学认识》[J]
.世界哲学,1986(2):73-75.
4
陈铁夫.
对邓小平辩证统一观基本内容的理解[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2):15-16.
5
宋禾.
联系:唯物辩证法的逻辑起点[J]
.东北史地,1997,0(1):34-36.
6
C.翰森,周云之.
公孙龙和“白马非马”[J]
.世界哲学,1985(5):77-81.
7
叶山土.
对矛盾含义的再思考──兼评矛盾与系统的关系[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21(6):60-64.
8
武育香.
矛盾与和谐社会[J]
.中南论坛(综合版),2010,5(4):70-71.
9
坚毅.
《尼各马科伦理学》中"三"的运用[J]
.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26(1):29-32.
10
孙喜艳.
论《周易》“时”与“贞”统一的人生哲学[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3,29(4):60-63.
江西社会科学
1999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