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运动技术不是健身的基本手段──兼析运动技术健身论
被引量: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作者从运动技术的本质、形成,学习运动技术遵循的规律几个方面阐述了运动技术的基本特点,提出运动技术不是健身的基本手段的结论和运动技术必须实现健身手段化,才能达到增强体质的预期目的,这一新观念,对于体育教学改革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作者
龚建林
机构地区
华南师范大学
出处
《体育学刊》
CAS
1999年第3期64-65,共2页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关键词
运动技术
健身
健身手段
健身手段化
分类号
G804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21
引证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76
同被引文献
121
1
李靖,石勇.
论体育院系学生的智能结构与非智力因素[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4,11(2):22-27.
被引量:4
2
董文梅,毛振明.
基于“会能度”分类的运动技能学习过程规律研究[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28(6):115-117.
被引量:12
3
邵伟德,胡建华,沈旭东.
体育课程“身心教育一元论”原理构想[J]
.体育与科学,2010,31(2):85-89.
被引量:12
4
李才富.
面向21世纪,培养高质量的体育专业教育人才[J]
.体育学刊,1999,6(2):1-2.
被引量:18
5
吴翼鉴.
增强人的体质,是体育无“人”吗?──与“人文体育观渐入与生物体育观淡出”的商榷[J]
.体育学刊,1999,6(3):1-2.
被引量:17
6
陈雪梅.
科学体育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J]
.体育学刊,1998,5(2):43-44.
被引量:10
7
陈琦.
对体育教学改革问题的思考[J]
.体育学刊,1998,5(2):53-54.
被引量:46
8
林诗娟.
论健身课的特点[J]
.体育学刊,1998,5(3):6-8.
被引量:11
9
冯淑凤,董克礼.
国际大众体育发展特点[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8,13(1):50-53.
被引量:13
10
陈琦,杨文轩,郑俊武,杨晓生,于红霞,司徒结蔼.
现代体育课程及其发展趋势[J]
.体育科学,1998,18(5):1-4.
被引量:222
引证文献
15
1
王德喜.
论高师体育系21世纪继续教育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J]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0,15(3):51-53.
被引量:1
2
许毓成.
运动技术传习的美学思考[J]
.时代法学,2002,0(S1):75-77.
3
王雄锋,杨国庆,陈世雄.
运动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及运用[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16(3):65-66.
被引量:8
4
王家宏,陆阿明,王维群,张建平,沈勇伟.
江苏中学体育教师基本能力的调查与思考[J]
.体育学刊,2000,7(5):73-76.
被引量:6
5
韩立华.
如何使田径运动在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中发挥更大作用[J]
.卫生职业教育,2005,23(13):117-118.
被引量:5
6
孙文娟.
浅谈田径运动健身属性对全民健身的价值[J]
.科技信息,2009(20).
被引量:2
7
王安洪.
田径运动属性及其互动关系的发展研究[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6,24(5):123-124.
被引量:2
8
许毓成.
运动技术传习的美学思考[J]
.体育科技,2002,23(4):9-12.
9
许毓成.
健康与运动技术传习[J]
.体育科技,2002,23(3):48-51.
被引量:3
10
蒋德龙.
目的还是手段:“技术传习之争”考察[J]
.体育与科学,2013,34(3):30-36.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76
1
吴春祥,郭荣娟,张振宇.
基于全科教师的小学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模式探析[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24,40(3):105-108.
2
戴俭慧,王维群,刘小平,蔡庚.
江苏省中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现状[J]
.体育学刊,2001,8(5):104-106.
被引量:6
3
李启锋,朱新强.
再认识田径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及项目设计原则[J]
.硅谷,2009,2(20).
被引量:1
4
王芳.
对田径健身价值开发的探讨[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2(S2):323-326.
被引量:1
5
卢磊.
田径运动健身的价值探微[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0(6):58-59.
6
薛天庆,陈忠菊,王云红.
当前高科技在中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运用中的思考[J]
.内蒙古体育科技,2008,0(1):13-14.
7
王雄锋,杨国庆,陈世雄.
运动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及运用[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16(3):65-66.
被引量:8
8
于军,徐国红,刘运祥.
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现状的调查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1):1535-1537.
被引量:15
9
刘风雨,鲍计国.
对当前体育教学中运动技术价值的再审视[J]
.体育世界,2007(1):35-37.
被引量:6
10
高泳,王志勤.
我国社会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冲突与契合[J]
.体育文化导刊,2007(5):47-48.
被引量:6
1
朱亚男.
基于技术健身论的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及对策[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20(3):55-55.
2
李王杰.
从“技术健身论”管窥体育教学若干问题[J]
.浙江体育科学,2011,33(1):57-60.
被引量:1
3
康春兰.
论武术教学中如何体现武术技击特点[J]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9(5):36-38.
4
佟立新,才立伟.
韩国短道速滑新技术的成功对我国青少年训练的启示[J]
.冰雪运动,2008,30(6):13-15.
被引量:17
5
廖佩文.
田径短跑技术教学的新思考[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36(4):127-128.
被引量:9
6
李志平.
论高校体育教学技术健身论思想[J]
.搏击(体育论坛),2011,3(3):48-49.
7
张洪潭.
互补原理与技术健身论[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4,18(2):1-6.
被引量:32
8
仲伟勋.
第三篇:夜钓篇 海竿夜钓鲢鳙鱼[J]
.中国钓鱼,2016,0(8):12-12.
9
王平.
浅析影响大学生篮球联赛为中国篮球培养后备人才的因素及对策[J]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1,20(4):116-118.
10
张洪潭.
体育教学考核中存在的问题[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6,20(4):19-23.
被引量:14
体育学刊
1999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