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目标风险决策模式在企业购并风险决策中的运用
被引量:3
出处
《学海》
1999年第4期98-101,共4页
Academia Bimestris
同被引文献6
-
1毛恺起.企业并购中的风险探析[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4,20(2):99-102. 被引量:4
-
2J·弗雷德·威斯通 唐旭等(译).兼并、重组与公司控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
3[5]Alexandra Reed LaJoux,The Art of M & A Integration:A Guide to Resources,Process,and Responsibilities,New York:McGrawHill,1998,14
-
4强莹.企业资产重组模式分析[J].投资研究,1998(9):17-22. 被引量:2
-
5胡玲,李瑛.中外企业并购交付方式比较[J].国有资产管理,1999(3):35-37. 被引量:2
-
6胡艳,陈震红,徐勇.企业并购主要方式的风险剖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1,20(3):74-76.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3
-
1潘瑾,潘钧,杨婷.上市公司并购风险的实证研究[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3):11-15. 被引量:4
-
2顾珂里,倪昊淦.浅谈企业并购及风险防范[J].时代经贸,2013,11(4):155-156.
-
3胡艳,陈震红,徐勇.企业并购主要方式的风险剖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1,20(3):74-76. 被引量:11
二级引证文献15
-
1潘思谕.企业并购的风险分析与管理[J].价值工程,2005,24(7):86-89. 被引量:3
-
2李宏英.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及防范[J].科技管理研究,2005,25(10):95-96. 被引量:6
-
3谭庆美,赵黎明.企业并购风险识别及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3):93-97. 被引量:7
-
4景治中,任志安.行为金融视角下的我国上市公司兼并重组风险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22):195-196.
-
5陈搏,李志超,王丽.软件企业并购的风险分析[J].特区经济,2010(10):278-280. 被引量:3
-
6袁明智.我国企业并购整合风险管理研究[J].经济视角(下),2011(5):6-7.
-
7褚腾.我国企业并购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管理观察,2012(24):29-29. 被引量:1
-
8顾珂里,倪昊淦.浅谈企业并购及风险防范[J].时代经贸,2013,11(4):155-156.
-
9乔香兰.企业重组项目风险管理的测评方法研究[J].商业时代,2014(16):100-101.
-
10包微微.企业文化差异对跨国并购的影响[J].北方经贸,2014(6):195-195.
-
1赛红珊.房地产投资风险决策模型[J].民营科技,2010(8):72-72.
-
2吴师,吴联生.面向未来的风险基础审计[J].湖北审计,1998(3):16-17.
-
3白焱,张志峰,沈威.基于激励机制的装备采办风险总量控制[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6,41(5):62-65. 被引量:1
-
4侯颖,陈振宇,金春.资本结构理论反思[J].财会通讯(下),2014(3):72-75. 被引量:1
-
5钱晓岚.投资项目的风险识别与决策[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6):24-25.
-
6冀文明.建立企业利益共同体的新尝试——神头发电厂实行全员目标风险抵押承包的实践[J].经济问题,1990(7):61-64.
-
7王幼荣,张晓辉,刘韧.房地产投资多目标风险决策模型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05Z):190-191. 被引量:1
-
8陆桂贤,张力美.企业并购的多目标风险决策分析[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4(5):58-60. 被引量:1
-
9唐予西.企业技术受让风险决策模型的探讨[J].技术通讯(南峰机械厂),1996(1):33-37.
-
10刘建国.房地产投资多目标风险决策方法[J].建筑与预算,2004(3):12-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