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与人文精神
出处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S1期121-123,共3页
Journal of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
1罗御.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原则[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07,9(1):9-10.
-
2蔡德贵.先秦思想家对人的发现和对人道的探索[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2-6.
-
3吴先琳.主体性原则在西方马克思主义中的体现[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08(8):166-167.
-
4金春峰.子学和经学[J].孔子研究,2013(5):50-54.
-
5仰海峰.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理念与方法——萨特《辩证理性批判》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0(3):5-11. 被引量:8
-
6万长松.哲学并未终结——论苏联“新哲学运动”对俄罗斯哲学的影响[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34(12):14-19.
-
7张百春.俄罗斯的人学研究[J].哲学动态,1998(4):41-44. 被引量:1
-
8张曙光.哲学·哲学人学·人生哲学[J].哲学动态,1997(4):31-34. 被引量:4
-
9庄思.关于舍勒人的本质思想的思考[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3(10):478-478.
-
10魏义霞.人本主义——现代西方哲学人学新动向[J].学习与探索,2001(3):21-25.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