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同样的“荒岛”,别样的“余生”——从《鲁宾逊漂流记》到《荒岛余生》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从故事情节上看,影片《荒岛余生》和小说《鲁宾逊漂流记》这是两部看似相仿,但其创作背景、人物身份和思想意义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荒岛余生》所揭示的正是现代人寻找精神家园和心灵寄托这一永恒主题。《鲁宾逊飘流记》则揭示资本主义上升的时代,是一部富人的发家史,又是一部穷苦人的血泪史。观众和读者只有把握原作者和导演的创作背景和历史观,才能正确解读它们的思想内涵。
作者
赵树立
机构地区
河北经贸大学 河北石家庄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64-65,共2页
Movie Literature
关键词
创作背景
人物身份
思想意义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33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6
1
王君.
身份的奥妙——影视鉴赏整合课例[J]
.中学语文教学,2007(4):30-33.
被引量:2
2
郭艳英.
笛福小说作品中的“荒岛文学”特色[J]
.长春大学学报,2005,15(5):70-72.
被引量:6
3
吴瑛.
解读笛福和他的《鲁滨孙飘流记》[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55(1):90-94.
被引量:14
4
来安方.
从《鲁滨逊漂流记》看英国价值观念的改变[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35(6):41-42.
被引量:11
5
李名玉.《鲁宾逊漂流记》创作背景[J],1980(03).
6
()阿尼克斯特著,戴镏龄等.英国文学史纲[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二级参考文献
7
1
杨岂深,孙铢英国文学选读[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
2
[英]阿尼克斯特英国文学史纲[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3
范存忠英国文学论集[M] 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1
4
项伟谊.孤独的20世纪人[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4).
5
[美]伊恩·P·瓦特(Lan Watt) 著,高原,董红钧.小说的兴起[M]三联书店,1992.
6
[英]笛福(D·Defore) 著,张培均,陈明锦.海盗船长[M]广西人民出版社,1980.
7
[英]笛福,D·著,徐式谷.笛福文选[M]商务印书馆,1960.
共引文献
33
1
胡婷婷.
《鲁滨逊漂流记》中民族精神的折射[J]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2(24):66-67.
2
王淑娟.
从《鲁滨孙漂流记》看十八世纪西方文化[J]
.芒种,2012(7):114-116.
3
魏剑锋.
论“鲁滨逊”的精神实质及其影响[J]
.作家,2008,0(14):96-96.
被引量:1
4
宋文玲.
鲁滨逊代表的资产阶级形象特点剖析[J]
.科技信息,2010(36).
被引量:1
5
赵丽莉.
人的提升:从超人到自然人——《贝奥武甫》和《鲁滨逊漂流记》中主人公的对比分析[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30(1):52-54.
被引量:4
6
王丽华.
浅析《鲁滨逊漂流记》中的霸权崇拜[J]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7(1):78-82.
7
滕梅,于晓霞.
笛福及其作品在中国的译介——以《鲁滨逊漂流记》为例[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113-117.
8
于晨颖.
《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乌托邦思想(英文)[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1(17):114-114.
9
高敏,黄波.
《鲁滨孙漂流记》中的后殖民主义色彩[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2(7):36-37.
被引量:2
10
康明智.
一部儿童必读的“生活教科书”——笛福《鲁滨逊漂流记》简评[J]
.科教文汇,2012(23):74-74.
同被引文献
11
1
张丹青.
谈建筑空间观念在电影场景设计中的体现[J]
.中国艺术,2021(2):48-59.
被引量:3
2
刘景枝.
《荒岛余生》:人海无处不漂流[J]
.电影评介,2008(19):40-40.
被引量:3
3
张荣艳,白刚.
当代哲学的理论自觉:从“元意识”到“边界意识”——读贺来教授的《边界意识和人的解放》[J]
.高校社科动态,2008(4):43-48.
被引量:1
4
程小玲.
论《鲁宾逊漂流记》中反文学生态中心主义思想[J]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9,4(1):107-110.
被引量:6
5
张德明.
荒岛叙事:现代性展开的初始场景[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9(3):79-86.
被引量:9
6
徐在中.
从《鲁宾逊漂流记》看西方殖民过程[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4):61-62.
被引量:4
7
赵军涛.
《鲁滨逊漂流记》的文学与电影改编研究[J]
.电影评介,2016(4):66-67.
被引量:1
8
韩笑.
由《寻龙诀》看中国式冒险电影[J]
.电影文学,2016(15):49-51.
被引量:3
9
孙韵岚.
绝境逢生:冒险类型动画电影基本构架浅析[J]
.今传媒,2018,26(1):133-134.
被引量:2
10
徐逸洲.
《荒岛绝情》中荒岛空间的类型化应用[J]
.电影文学,2020(21):147-149.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4
1
刘永.
韩国电影《金氏漂流记》中的“边界意识”[J]
.电影文学,2014(1):88-89.
2
罗格言.
冒险片背后的故事——浅析影片《鲁滨逊漂流记》和《荒岛余生》[J]
.声屏世界,2020(23):126-128.
3
张燕来,郑文婷.
海中央--海岛环境电影的空间特征与文化[J]
.建筑与文化,2023(7):2-7.
4
王允曦.
浅谈《鲁宾逊漂流记》与社会历史的重要关联[J]
.青年文学家,2013,0(29):54-54.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冶海波.
基于《鲁宾逊漂流记》解读笛福的殖民主义思想[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6(1):107-108.
被引量:1
2
谭丽娜.
中西文化差异下对《鲁滨逊漂流记》的解读[J]
.语文建设,2015,0(8Z):59-60.
1
刘景枝.
《荒岛余生》:人海无处不漂流[J]
.电影评介,2008(19):40-40.
被引量:3
2
张彤.
荒岛余生(1)[J]
.东方少年(快乐文学),2004(12):86-89.
3
霍小星.
电影《荒岛余生》观后感——兼论信念对现代社会个体的意义[J]
.青年文学家,2013,0(2X):234-234.
4
林英博.
电影中的荒岛情结——简析影片《荒岛余生》的十字路口[J]
.电影文学,2008(1):110-110.
5
《荒岛情缘》[J]
.电影评介,2002(11):4-4.
6
庄之谐.
荒岛[J]
.黄河之声,2007,0(17):50-50.
7
沐思.
荒岛(外二首)[J]
.词刊,2013,0(11):12-12.
8
居其宏.
南京艺术学院和我国音乐学界的骄傲——在伍国栋教授研讨会上的简短致词[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2(2):1-2.
9
张伯英.
《张伯英碑帖论稿》选刊(五)[J]
.东方艺术,2006(24):138-141.
10
荷屿.
唯以余生忆往昔[J]
.花火(A版),2016,0(1):56-62.
电影文学
2008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