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人民大学第六次科学讨论会上关于“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的讨论
被引量:
8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自五月二十六日至六月四日,中國人民大学举行了第六次科学討論会。在六月四日的最后一次全会上,戴逸作了"中國近代史分期問題"的报告,引起了热烈的爭論。中國近代史分期問題,是目前史学界存在着爭論的中心問題之一。这个問題牽涉到近代历史發展的基本規律,牽涉到对近代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的評价;
作者
杨遵道
出处
《历史研究》
1956年第7期105-112,共8页
Historical Research
关键词
分期标准
近代史分期
世界近代史
中国人民大学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太平天国革命
三个时期
革命斗争
断限
作者
分类号
K06 [历史地理—历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98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98
1
朱佳木.
再谈国史分期问题[J]
.当代中国史研究,2021,28(2):4-16.
被引量:5
2
林被甸,董正华.
现代化研究在中国的兴起与发展[J]
.历史研究,1998(5):150-171.
被引量:39
3
张亦工.
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规范问题[J]
.历史研究,1988(3):51-64.
被引量:18
4
陈旭麓.
关于中国近代史线索的思考[J]
.历史研究,1988(3):65-74.
被引量:23
5
黎澍.
中国的近代始于何时?[J]
.历史研究,1959(3):1-11.
被引量:10
6
刘大年.
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
.历史研究,1959(10):23-38.
被引量:15
7
刘大年.
关于尚钺同志为“明清社会经济形态的研究”一书所写的序言[J]
.历史研究,1958(1):1-16.
被引量:4
8
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的讨论(来稿摘要)[J]
.历史研究,1957(3):79-93.
被引量:2
9
戴逸.
中国近代史的分期问题[J]
.历史研究,1956(6):1-22.
被引量:7
10
祚新.
綜合大学文史教学大綱审訂会簡况[J]
.历史研究,1956(9):101-103.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8
1
虞和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近代史学科的创新[J]
.晋阳学刊,2010(6):13-21.
被引量:3
2
胡现岭.
胡绳与中国近代史的分期问题[J]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4(6):73-76.
3
黄广友.
刘大年与中国近代史学科建设[J]
.史学理论研究,2012(3):80-88.
4
刘素华,胡惠林.
新文化生产方式:近代中国文化产业的发生范式[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1(6):68-76.
被引量:5
5
欧阳恩良,肖玉元.
中国近现代史分期问题论争评析[J]
.思想教育研究,2018(9):66-71.
被引量:4
6
尹红群.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国史分期与研究探析[J]
.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2023(5):5-15.
被引量:1
7
宋斯年,梁惠娥.
近代文明新装款式考辨及溯源[J]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24,37(3):19-26.
8
黄雯鏸.
中国近代史研究“革命史范式”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形成、变化与争议[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41(1):18-27.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王建朗.
2009-2011年中国近代史研究综述[J]
.近代史研究,2013(3):134-159.
被引量:3
2
高宁.
近代中国文化生产方式的发展历程及其特征[J]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5(1):57-62.
3
陈振文.
文化符号: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J]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5,5(6):72-79.
4
虞和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的主要发展路径[J]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9,0(4):80-94.
被引量:3
5
向勇.
阐释、批判与建构主义:中国文化产业研究范式的立场解释[J]
.探索与争鸣,2020(6):127-134.
被引量:21
6
王惠蓉.
权力、资本、地方对“文化场景”的建构--以历史街区“五店市”文化产业为考察对象[J]
.东南学术,2020(6):66-73.
被引量:6
7
占小红,李艺,梁一帆.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教科书的中国元素比较研究[J]
.课程.教材.教法,2021,41(10):107-113.
被引量:17
8
虞和平.
王庆成与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大转型[J]
.史学理论研究,2022(5):56-69.
被引量:1
9
杨淑萍,耿莉雪,高瑞好.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教科书的中国元素比较研究[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22(12):50-55.
10
吕超.
宫崎市定的“西方冲击说”与中日近代转型的书写[J]
.中国图书评论,2024(2):104-117.
1
“历史研究”第三卷(一九五六年)分类总目[J]
.历史研究,1956(12):103-108.
2
“歷史研究”第四卷(一九五七年)分類總目[J]
.历史研究,1957(12):113-117.
3
戴逸.
中国近代史的分期问题[J]
.历史研究,1956(6):1-22.
被引量:7
4
王仁忱.
对中国近代史分期問題的商榷[J]
.历史研究,1956(12):61-72.
被引量:2
5
刘强伦.
关于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研究的思考[J]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4):57-58.
被引量:2
6
永久.
我院举办科学讨论会[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6(4):10-10.
7
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的讨论(来稿摘要)[J]
.历史研究,1957(3):79-93.
被引量:2
8
胡素萍.
谈世界史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8(3):56-61.
9
王汝丰.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繁荣中国近代史研究[J]
.史学理论研究,1992(2):9-11.
10
黄爱军.
略论中国近代史同半殖民地半封建史的区别[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3(3):80-81.
历史研究
1956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