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宋元地方志书
被引量:
1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中国地方志书,源远流长,发展到宋、元,进入了一个兴盛以至定型的重要时期。宋、元地方志书的基本状况是:北宋图经盛行并开始向方志过渡,南宋方志基本定型,元代方志稳定发展。自此以后,地方志书大都成为内容宏富、体例完备、统合古今的正式方志,从而为明清方志大盛奠定了基础。所以,研究宋元地方志书的发展状况,是方志学、历史学以至历史地理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
黄苇
机构地区
复旦大学历史系
出处
《历史研究》
1983年第3期73-88,共16页
Historical Research
关键词
地方志书
图经
中国地方志
南宋
元代方志
北宋
正式方志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定型
体例
分类号
K06 [历史地理—历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23
引证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35
同被引文献
123
1
韩章训.
福建古代乡镇志发展述略[J]
.福建史志,2020,0(1):13-17.
被引量:4
2
唐代团结兵问题辨析[J]
.历史研究,1996(4):37-49.
被引量:17
3
张秀平,罗炳良.
邵晋涵与宋史研究[J]
.文史哲,1999(2):59-65.
被引量:2
4
阚红柳.
论宋元明三代志书中表体的应用[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6(1):86-88.
被引量:2
5
罗炳良,范云.
宋代通判制度述论[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16(1):91-97.
被引量:7
6
史念海.
论方志中的史与志的关系[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5):41-49.
被引量:12
7
陈金林,齐德生.
宋代名志述评——地方志研究札记(一)[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19(2):43-50.
被引量:2
8
邸富生.
试论元代志书的纂修与方志理论[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13(1):66-72.
被引量:2
9
曾贻芬.
元代历史文献学的概貌与特点[J]
.史学史研究,1994(4):35-41.
被引量:5
10
林正秋.
南宋《〔咸淳〕临安志》述略[J]
.文献,1990(3):120-127.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5
1
琚小飞.
《吴郡图经续记》版本流传考[J]
.宋史研究论丛,2023(1):335-349.
2
潘捷军.
新时期元代方志学术研究简述[J]
.福建史志,2023(2):32-36.
被引量:1
3
周佳.
宋代知州知府与当地图经、方志纂述[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9,24(3):123-129.
被引量:8
4
潘晟.
南宋州郡志:地方官、士人、缙绅的政治与文化舞台[J]
.史学史研究,2009(4):91-105.
被引量:11
5
刘道胜.
罗愿与《新安志》——兼评《〈新安志〉整理与研究》[J]
.黄山学院学报,2009,11(6):11-14.
被引量:2
6
陆敏珍.
宋代地方志编纂中的“地方”书写[J]
.史学理论研究,2012(2):59-69.
被引量:9
7
桂始馨.
宋代方志转型问题再论[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2,27(3):79-87.
被引量:4
8
桂始馨.
《严州图经》版本与卷数考[J]
.中国典籍与文化,2012(4):137-142.
被引量:3
9
罗愿《新安志》探论[J]
.中国地方志,1987(2):68-73.
10
高柯立.
《吴郡图经续记》编纂与刊刻探微[J]
.文献,2016(5):134-140.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35
1
沈國光.
捨宅故事與唐宋地方寺院寺史的建構——以蘇州吴、長洲二縣寺院爲例[J]
.隋唐辽宋金元史论丛,2021(1):95-113.
2
琚小飞.
《吴郡图经续记》版本流传考[J]
.宋史研究论丛,2023(1):335-349.
3
钟翀.
宋元版刻城市地图考录[J]
.社会科学战线,2020(2):124-136.
被引量:9
4
張琪.
唐宋桂州的山巖開發與地方社會[J]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2023(2):70-111.
5
朱光明.
明代浙东文统的发掘与地方文学书写——以明前期浙东文派为考察中心[J]
.华夏文化论坛,2019(2):325-337.
6
陆敏珍.
宋代地方志编纂中的“地方”书写[J]
.史学理论研究,2012(2):59-69.
被引量:9
7
桂始馨.
论唐宋之际题名记、诗文总集与方志转型关系[J]
.广西地方志,2014(4):27-31.
8
范莉莉.
明代方志书写中的权力关系——以正德《姑苏志》的修纂为中心[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9(3):111-118.
被引量:16
9
陈曦,王忠敬.
南宋地方志与地方政务[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5(4):176-180.
被引量:2
10
王旭.
论宋代图经向方志的转变——以图的变化为中心[J]
.史学史研究,2016(2):110-119.
被引量:12
1
赵心愚.
试论元代方志在中国方志史上的地位[J]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4(2):97-100.
被引量:3
2
张金龙.
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看纪晓岚的史学思想[J]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20(4):4-8.
被引量:1
3
柳絮云.
博学滑稽的纪昀[J]
.阅读与写作,1994,0(7):25-25.
4
仓修良.
明代大史学家王世贞[J]
.文献,1997(2):107-124.
被引量:2
5
徐彬.
明代杰出史家王世贞[J]
.文史知识,1997(1):86-90.
6
刘道胜,朱昌荣.
明代徽州方志述论[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0(4):456-459.
被引量:3
7
黄燕生.
元代的地方志[J]
.史学史研究,1987(3):38-48.
被引量:2
8
景刚.
南宋滁州守臣题名考[J]
.滁州学院学报,2007,9(2):18-22.
9
顾吉辰.
《宋史》吐蕃纪事辨误[J]
.史学月刊,1984(4):25-33.
被引量:2
10
兹平.
浅谈元代方志与历史地理学[J]
.文艺生活(下旬刊),2011(2):89-89.
历史研究
1983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