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英国对华政策与国民革命的危机
被引量:
9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1926年夏,北伐战争的发动,将中国国民革命推向高潮。然而在各种矛盾的交互作用下,革命阵营内部却酝酿着严重危机。1927年初发生的"迁都之争",标志着这场危机的表面化,而上海"四·一二"政变和武汉"七·一五"分共。
作者
牛大勇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历史系
出处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61-76,共16页
Historical Research
关键词
国民政府
英国对华政策
国民革命
蒋介石集团
国民党政权
陈友仁
中国人民
危机
北京政府
汉口英租界
分类号
K06 [历史地理—历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14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114
1
王建朗.
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史考察[J]
.历史研究,1997(5):4-18.
被引量:16
2
济南事件与中美关系的转折[J]
.历史研究,1996(2):72-89.
被引量:29
3
郭曦晓.
宁案与中美外交[J]
.历史研究,1992(5):61-72.
被引量:5
4
沈予,谢雪桥.
“田中外交”的对华政策[J]
.历史研究,1988(1):111-123.
被引量:2
5
习五一.
苏联“阴谋”文证《致驻华武官训令》辨伪[J]
.历史研究,1985(2):181-192.
被引量:3
6
牛大勇.
美国对华政策与"四·一二"政变的关系——兼与沈予同志商榷[J]
.历史研究,1985(4):152-165.
被引量:5
7
沈予.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与帝国主义关系再探讨[J]
.历史研究,1984(4):46-58.
被引量:7
8
方铭.
关于苏俄两次对华宣言和废除中俄不平等条约问题——兼答苏联学者[J]
.历史研究,1980(6):63-76.
被引量:9
9
邵鼎勋.
中国第一次革命战争时期的美日勾结[J]
.历史研究,1958(8):11-30.
被引量:3
10
邓丽兰.
旅华美侨与20年代中期的美国对华政策[J]
.近代史研究,1999(6):101-127.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9
1
牛大勇,陈长伟.
北伐时期列强对华政策研究评介[J]
.历史研究,2005(3):158-170.
被引量:5
2
王蓉霞.
北伐初期英日在华关系(1926.12~1927.5)[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2):138-143.
3
侯中军.
1949年以来北京政府的修约外交及南方政府的革命外交研究回顾[J]
.兰州学刊,2016(5):70-85.
被引量:1
4
李珊.
《北华捷报》上的中国投书人——国民革命时期民族主义的对外表达[J]
.近代史研究,2018(4):26-43.
被引量:11
5
周瑞瑞.
《北华捷报》对“布尔什维克”的认知演变(1917~1927)[J]
.党史研究与教学,2020(3):45-55.
被引量:7
6
李传斌.
北伐战争前后杭州广济医院的收与还[J]
.近代史研究,2021(6):102-113.
7
周瑞瑞.
英美在华报刊对中国共产党的认知与描摹(1921—1938)——以《北华捷报》《密勒氏评论报》为中心[J]
.人文杂志,2023(3):108-120.
被引量:2
8
李欣妍.
“炮舰政策”下的万县惨案[J]
.巢湖学院学报,2023,25(2):106-114.
9
刘本森.
南京国民政府收回威海卫的谈判及其实现[J]
.江苏社会科学,2015(4):243-25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4
1
郑迎阳.
布尔什维克与民族主义之争:英国各方对五卅事件的认知与意见[J]
.党史研究与教学,2023(1):50-58.
被引量:2
2
黄家猛,张荆红.
50年来中国大陆武汉国民政府史研究综述[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0(2):201-207.
被引量:2
3
王建伟.
20世纪20年代国民党“反帝”口号评析[J]
.安徽史学,2010(2):26-32.
被引量:1
4
侯中军.
1949年以来北京政府的修约外交及南方政府的革命外交研究回顾[J]
.兰州学刊,2016(5):70-85.
被引量:1
5
李珊.
《北华捷报》上的中国投书人——国民革命时期民族主义的对外表达[J]
.近代史研究,2018(4):26-43.
被引量:11
6
王建朗.
2018年中国近代史研究综述[J]
.近代史研究,2019(5):141-159.
7
徐鹤涛.
驻外使节与北伐时期的北洋政府[J]
.安徽史学,2019,0(6):70-78.
8
郭康强.
华盛顿会议与中国收回广州湾租借地的努力[J]
.湖北社会科学,2019,0(9):106-113.
被引量:1
9
周瑞瑞.
《北华捷报》对“布尔什维克”的认知演变(1917~1927)[J]
.党史研究与教学,2020(3):45-55.
被引量:7
10
周瑞瑞.
马克思主义初入中国若干问题新探--对《北华捷报》新史料的考察[J]
.东南学术,2020(6):219-227.
被引量:1
1
赵增强,陈娅宁.
华盛顿会议期间英国对华政策的新走向[J]
.历史教学,2002(9):5-10.
2
徐莉君.
“铁腕外交家”──武汉国民政府时期的陈友仁[J]
.武汉文史资料,2000,0(4):22-24.
3
丁宁.
中国大革命高潮时期的英国对华政策[J]
.近代史研究,1989(1):126-155.
被引量:2
4
张智丹.
论太平洋战争前夕英国对华政策的调整[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25(6):47-49.
5
刘勉玉.
九江工人收回英租界的斗争[J]
.史学月刊,1983(3):66-70.
被引量:2
6
滕帅.
英国公使朱尔典与辛亥革命[J]
.历史档案,2013,26(2):116-123.
被引量:2
7
周忠信.
谈谈辛亥革命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
.钟山风雨,2001,0(5):10-13.
8
马振犊.
再论辛亥革命史研究的若干问题[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1,27(6):89-92.
9
李德成,魏秋香.
再论中共在北伐战争中的领导作用[J]
.党史文苑,1997,0(1):11-14.
10
王汗吾.
智民里和联怡里[J]
.武汉文史资料,2013(3):52-56.
历史研究
1991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