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庚子围攻使馆事件考
被引量:
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庚子围攻使馆事件是义和团研究中引人注目的问题之一,对这一事件有多种不同的看法,产生分歧的原因,除人们分析问题的角度、方法等不同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基本史实并未弄清。
作者
林华国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历史系
出处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57-67,共11页
Historical Research
关键词
义和团
使馆
清政府
窦纳乐
西太后
进攻
清军
荣禄
庚子
符合实际
分类号
K06 [历史地理—历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35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66
同被引文献
135
1
李霞,杨豫.
走向开放的综合——新文化史学探析[J]
.国外社会科学,2001(5):27-33.
被引量:10
2
赵世瑜.
再论社会史的概念问题[J]
.历史研究,1999(2):4-21.
被引量:61
3
常建华.
中国社会史研究十年[J]
.历史研究,1997(1):164-183.
被引量:50
4
周晓虹.
试论社会史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J]
.历史研究,1997(3):66-80.
被引量:23
5
张守常.
说《神助拳,义和团》揭帖[J]
.历史研究,1997(3):123-134.
被引量:6
6
程歗,张鸣.
晚清乡村社会的洋教观——对教案的一种文化心理解释[J]
.历史研究,1995(5):108-116.
被引量:11
7
阮芳纪.
义和团运动的发生与特点[J]
.历史研究,1991(3):48-56.
被引量:2
8
王致中.
封建蒙昧主义与义和团运动[J]
.历史研究,1980(1):41-54.
被引量:17
9
左步青,章鸣九.
评戚本禹的《爱国主义还是卖国主义?》[J]
.历史研究,1979(12):3-14.
被引量:8
10
胡绳.
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J]
.历史研究,1954(1):5-15.
被引量:51
引证文献
7
1
余支政,张二平.
近十年义和团运动研究综述[J]
.史学月刊,2000(2):146-152.
2
邱涛,郑匡民.
庚子肃王府之战[J]
.近代史研究,2014(3):4-31.
被引量:5
3
徐笑运.
庚子事变中权臣“矫诏”说辨析[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4(4):113-116.
4
廖一.
文明史视阈中的辽海人物志——论徐光荣、徐彻的传记书写[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4):177-182.
5
戴海斌.
亲历、见证与记忆:庚子事变中的几个“小人物”[J]
.近代史研究,2022(4):74-90.
被引量:6
6
刘天路,苏位智.
50年来义和团研究述评[J]
.文史哲,2003(6):158-165.
被引量:8
7
李里峰.
从“事件史”到“事件路径”的历史——兼论《历史研究》两组义和团研究论文[J]
.历史研究,2003(4):144-153.
被引量:47
二级引证文献
66
1
邓剑歌.
殖民心态,民族狂热与自我省思——1900年德国媒体中的义和团镜像[J]
.全球传媒学刊,2020,7(2):147-162.
被引量:1
2
商浩文.
当代中国刑事法治事件研究之提倡[J]
.刑法论丛,2019,5(2):78-99.
3
裴植.
过程视角与汉译日文社会主义著述研究——基于1903年前后有关文本的考察[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21(2):161-168.
4
荆世杰.
50年来中国天主教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7,23(1):69-77.
被引量:2
5
唐艳香.
探寻历史真相的三种途径——读柯文的《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J]
.兰州学刊,2007(10):159-162.
被引量:2
6
秦炜炜,徐福荫.
中美教育技术学专业发展对比研究[J]
.开放教育研究,2008,14(3):100-105.
被引量:7
7
淡卫军.
“过程-事件分析”之缘起、现状以及前景[J]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8(6):50-52.
被引量:16
8
崔岷.
谨慎地渐进:庚子宣战前清廷对义和团策略的演变[J]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8(6):149-153.
9
樊明方,任庆银.
西安市城乡人民公社化运动述评[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8(6):166-171.
10
叶宗宝.
期待人文视野下的灾荒史研究——中国灾荒史研究之回顾与前瞻[J]
.晋阳学刊,2008(6):11-17.
被引量:6
1
傅崇兰,孟祥才.
义和团研究中几个问题的管见[J]
.北方论丛,1981,0(2):104-109.
2
汪洪亮.
一个英国观察家眼中的义和团运动[J]
.社会科学研究,2003(5):127-130.
被引量:2
3
林华国.
清政府与义和团关系辨[J]
.历史研究,1985(2):133-147.
4
陈振江.
社会思潮与义和团研究的百年历程[J]
.历史教学,2000(12):13-16.
5
高刘,侯虎虎.
义和团研究的铺路之作──评介《义和团史事考》[J]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9(1):56-58.
6
余支政,张二平.
近十年义和团运动研究综述[J]
.史学月刊,2000(2):146-152.
7
颜军.
李文海先生与义和团研究[J]
.清史研究,2014(2):151-153.
8
陶飞亚,赵美庆.
义和团运动与义和团战争学术论证会综述[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6(4):136-144.
9
刘天路,苏位智.
50年来义和团研究述评[J]
.文史哲,2003(6):158-165.
被引量:8
历史研究
199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