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戊戌维新前后的中日关系──日本军事顾问与清末军事改革
被引量:
1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1898年5月,日本驻华公使建议日本政府接受中国留学生和向中国派遣军事顾问,日本政府把向中国派遣军事顾问同对列强的协调外交结合起来,以促进日英同盟,企图实现联英联华一箭双雕的外交政策。戊戌政变后,清政府和日本政府根据各自的目的,就驱逐康有为等离开日本和招聘日本军事顾问等事进行交易。此后。
作者
李廷江
机构地区
东京亚细亚大学国际关系学部
出处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87-96,共10页
Historical Research
关键词
日本军事顾问
张之洞
戊戌维新
中日关系
日本对华政策
袁世凯
军事改革
兵制改革
日本政府
外务大臣
分类号
K252 [历史地理—中国史]
K25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49
引证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39
同被引文献
249
1
马陵合.
晚清铁路外债观初探——以芦汉铁路为中心[J]
.史学月刊,2001(6):77-82.
被引量:6
2
刘四平,李细珠.
张之洞与晚清货币改革[J]
.历史档案,2002,15(1):100-109.
被引量:3
3
姜铎.
洋务运动研究的回顾[J]
.历史研究,1997(2):113-127.
被引量:14
4
谢放.
张之洞与戊戌政制改革[J]
.历史研究,1997(6):53-68.
被引量:7
5
社会转型与文化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
.历史研究,1996(3):176-185.
被引量:3
6
丁伟志.
“中体西用”论在戊戌维新时期的嬗变[J]
.历史研究,1994(1):137-154.
被引量:21
7
孔祥吉.
张之洞与清末立宪别论[J]
.历史研究,1993(1):101-111.
被引量:20
8
涂文学.
第六届全国洋务运动史讨论会述评[J]
.历史研究,1992(6):127-138.
被引量:3
9
冯天瑜,何晓明.
张之洞从清流派到洋务派的思想转变[J]
.历史研究,1991(3):68-81.
被引量:3
10
陈钧,任放.
张之洞经济思想散论[J]
.历史研究,1991(5):67-78.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6
1
任放.
近百年张之洞研究述评[J]
.近代史研究,2003(2):236-275.
被引量:11
2
刘宏.
中国近代教育改革中的日本影响——以直隶省师范、军事学堂为例[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9(2):13-16.
被引量:4
3
张景全.
欧美对中日“结盟”的态度与策略[J]
.日本问题研究,2007,21(3):41-45.
4
田玉洪,张洪良.
张之洞与绿营裁军[J]
.山东社会科学,2007(10):146-149.
5
陈芳.
清末留日学生与地方督抚间的政治博弈——以留日陆军士官生为中心[J]
.安徽史学,2012(1):38-45.
6
叶倩莹.
清末新政“借材异国”与京师仕学院的议设[J]
.学术研究,2012(11):104-112.
7
张景全.
试论日本对外结盟思想的发轫[J]
.日本学刊,2013(3):135-146.
被引量:1
8
陶祺谌.
甲午战争后张之洞聘用日本军人考[J]
.历史档案,2015,0(3):108-113.
被引量:5
9
王美平.
日本对戊戌变法的认知、态度与战略[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6):114-121.
被引量:2
10
郭循春.
泰平组合、军火贸易与日本陆军的对华政策[J]
.抗日战争研究,2018(2):83-96.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39
1
吉辰.
译员·教习·幕僚:张之洞督鄂时期所聘日本军人再考[J]
.暨南史学,2023(1):245-259.
2
张勇.
张之洞的“中体西用”与程朱理学的关系——以《劝学篇》为中心的考察[J]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8(2):23-25.
3
苏魏.
论甲午战后中日之间关系(1895—1905年)[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4):216-217.
4
把增强.
近五年来张之洞研究的新进展[J]
.历史教学,2003(7):75-77.
被引量:2
5
刘玉梅.
清末民初教师群体过渡性特征分析[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1(6):111-114.
被引量:3
6
桑兵,熊月之(评点).
盖棺论定“论”难定:张之洞之死的舆论反应[J]
.学术月刊,2007,39(8):138-146.
被引量:8
7
田玉洪,张洪良.
张之洞与绿营裁军[J]
.山东社会科学,2007(10):146-149.
8
王德召.
东南互保和几种政治势力[J]
.铜仁学院学报,2008,2(5):67-70.
9
汪注.
日本:康有为研究关键词[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8(3):135-138.
被引量:1
10
冯君,韩小林.
黄遵宪与日本关系研究[J]
.齐鲁学刊,2010(1):41-45.
1
董说平,胡玉海.
近代日本军事顾问来华原因及影响[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0(5):6-10.
2
高兴祖.
读《南京大屠杀图证》[J]
.抗日战争研究,1997(1):24-31.
3
张红军.
论甲午战争前后的清军兵制[J]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4(1):63-67.
被引量:3
4
罗进.
论湘军兴起对晚清社会之影响[J]
.青年与社会(下),2013(5):184-185.
5
高路.
试论晚清当局设立专门“外务”机构的历史意义[J]
.当代继续教育,1999,29(1):60-62.
6
高路.
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设立的影响[J]
.江汉学术,1999,30(1):77-82.
被引量:1
7
有田直矢.
郑家屯事件始末[J]
.民国春秋,1999(2):20-22.
被引量:1
8
张靖,洪海安.
春秋兵制改革评议[J]
.枣庄学院学报,2015,32(6):56-61.
9
来可泓.
五代十国牙兵制度初探[J]
.学术月刊,1995,27(11):64-70.
被引量:2
10
金仁芳.
日本法西斯的投降[J]
.历史教学问题,1995(5):9-10.
历史研究
1999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