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问题,是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热点。探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必须以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本身的理解为理论起点和前提。本文首先对其内涵和特征进行了准确的把握,然后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四大实现路径,即文本路径、组织路径、宣传路径及实践路径。
作者
金伟
曹亚雄
机构地区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CSSCI
2011年第1期77-85,共9页
Marxist Philosophical Research
关键词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内涵
特征
实现路径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69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3
1
邱柏生.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和过程[J]
.思想理论教育,2008(5):8-13.
被引量:149
2
范津文.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意蕴[J]
.理论视野,2007(11):34-36.
被引量:38
3
广西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 韦克义.努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N].广西日报.2007(008)
二级参考文献
3
1
(俄)普列汉诺夫(Плеханов,Г.В.)著,汝信等.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M]三联书店,1974.
2
江泽民文选[M].
3
邬大光.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内涵与价值——与马丁·特罗教授的对话[J]
.高等教育研究,2003,24(6):6-9.
被引量:246
共引文献
169
1
罗银春,朱莎莎.
经典文本思想传播经验及其对当代思政教育的启示——以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为例[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0(38):76-79.
2
谢嘉梁,胡祖凤.
试论新时代培育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意义与要求[J]
.高校社科动态,2020(1):36-39.
3
谢嘉梁,周光迅.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研究成果撷英[J]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2(1):15-18.
被引量:5
4
朱宗友,韩泽栋.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述评[J]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9,22(3):11-15.
被引量:3
5
刘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化的过程、机制与动力[J]
.思想理论教育,2009(11):45-49.
被引量:1
6
胡洪彬.
十七大以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
.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09(1):38-42.
被引量:2
7
时统君.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研究述评[J]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9,10(6):26-28.
被引量:3
8
樊瑞科.
十七大以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综述[J]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0(1):30-34.
被引量:1
9
葛莉,刘海军.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热点的图谱分析[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3):256-261.
被引量:4
10
华山.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探析[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3):74-75.
同被引文献
3
1
王向阳,徐建龙.
“青马工程”:高校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0(6):43-47.
被引量:11
2
王璜,周建超.
试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几个要素[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11):67-71.
被引量:8
3
卢黎歌,王福益,周辉.
遵循大学生思想成长规律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
.思想教育研究,2012(1):54-58.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2
1
黄吉庆,周琦.
浅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角下“青马工程”的发展方向[J]
.文教资料,2018(4):108-110.
被引量:1
2
李亚亚.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的探索[J]
.经营管理者,2016(3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何潇,韦锦强,卢锦龙,黄柳秀,陈雨菲,王长丽,宾晓芸.
医学院校大学生“青马工程”的实施现状及优化策略[J]
.西部素质教育,2022,8(17):85-88.
1
马维振.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效路径研究[J]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1(3):1-6.
2
李冉.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探析[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7):7-11.
被引量:29
3
戈瑜珍,郭跃军.
“因地制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农村地区为例[J]
.科教导刊,2016(8):156-157.
4
黄冬霞.
试论红岩精神宣传的有效路径[J]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5(2):12-14.
被引量:1
5
徐霞.
发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
.经济视角(中),2011(6):2-3.
6
何鹏举,方小年,李燕燕.
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本路径[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42(3):115-118.
被引量:4
7
余曼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路径面临的困境与对策分析[J]
.山西青年,2016,0(9):57-58.
8
郭绍均.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第14次学科论坛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讨会”述评[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9):94-96.
被引量:3
9
刘芳铭.
徐州好人文化形成与发展的深层解读[J]
.世纪桥,2015(5):75-76.
10
李辽宁.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历史使命[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9):22-24.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1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