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镍铸造合金与18-8不锈钢焊接接头区的组织性能研究
被引量:
1
Study on structure properties of high nickel casting alloy and 18-8 stainless steel welding joint se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采用脉冲非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PC-GTA)对高镍铸造合金外环与18-8不锈钢内环进行了焊接,采用金相显微镜、电子探针和显微硬度计对焊接接头的组织、成分以及显微硬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PC-GTA焊接方法并严格控制焊接工艺参数可以实现高镍铸造合金与18-8不锈钢的焊接;焊缝的显微组织主要为奥氏体+少量铁素体,熔合区是整个接头的薄弱部位,高镍铸造合金热影响区有少量铬的合金碳化物生成。
作者
吴娜
李亚江
王娟
机构地区
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现代焊接》
2010年第1期70-72,76,共4页
MODERN WELDING
关键词
高镍铸造合金
18-8不锈钢
显微组织
显微硬度
成分分布
分类号
TG457.1 [金属学及工艺—焊接]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8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43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9
1
李自军.
高镍奥氏体铸铁耐磨镶圈的可切削性分析[J]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2008,43(6):29-32.
被引量:9
2
许泽建,李玉龙,李朋洲.
0Cr18Ni10Ti不锈钢焊接接头的显微硬度研究[J]
.金属学报,2008,44(5):636-640.
被引量:15
3
苏道胜,刘国强.
铝活塞耐磨镶圈[J]
.内燃机配件,2004(1):23-24.
被引量:8
4
王洪斌.
铸铁隔板与不锈钢导叶焊接工艺研讨[J]
.现代焊接,2004(1):69-69.
被引量:1
5
申泽骥,唐骥,苏贵桥.
高镍奥氏体铸铁的生产工艺特征[J]
.铸造技术,2003,24(2):91-93.
被引量:16
6
吴志生,刘翠荣,尹利涛.
ZGMn13与ZG45异种金属焊接材料选择[J]
.焊接技术,1999,28(4):11-12.
被引量:3
7
秦紫瑞,李隆盛,高文华,郭珊.
奥氏体镍铸铁的组织与腐蚀行为研究[J]
.现代铸铁,1995,15(2):17-22.
被引量:3
8
S.R.Koteswara Rao,,G.Madhusudhana Reddy,,M.Ka-maraj,,K.Prasad Rao.Grain refinement through arc ma-nipulation techniques in Al–Cu alloy GTA welds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05.
9
John C Lippold,,Damian J.Kotecki.Welding Metall-urgy and Weldability of Stainless Steels,2008.
二级参考文献
28
1
申泽骥,姜炳焕,苏贵桥,刘希丽,唐骥.
稀土镍铜奥氏体球铁的研究[J]
.铸造,1995,44(7):5-9.
被引量:1
2
B.米尔斯 A.H.雷德福.工程材料的可切削性[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9..
3
周振丰 张文钺.焊拉冶金与金属焊接性[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374-375.
4
王润之 丁悌远.新型不锈钢焊条的研制及其在综采运输机焊接中的应用[J].焊接,1982,(2):10-12.
5
金张浦.内燃机镶耐磨圈活塞检验标准介绍[J].经验交流,1987,(2).
6
张文忠.ZGMn13钢HAZ液化裂纹的研究[J].焊接学报,1987,8(3):163-170.
7
Ade F. Weld J, 1991; 70:53
8
Grough I G. Met Forum, 1988; 12:31
9
Chen T H, Yang J R. Mater Sci Eng, 2002; A338:166
10
Bamzai K K, Kotru P N, Wanklyn B M. Appl Surf Sci, 1998; 133:195
共引文献
43
1
吴娜,李亚江.
高镍合金与18-8钢TIG焊缝中元素分布及热循环特点[J]
.现代焊接,2010(8):16-19.
被引量:2
2
张宇辉,华勤,阎永生.
高镍奥氏体球墨铸铁质量的炉前在线控制[J]
.造型材料,2005,29(1):17-19.
被引量:4
3
金永锡,范仲嘉.
高镍奥氏体球墨铸铁涡轮增压器壳体材质及工艺研究[J]
.铸造,2005,54(5):494-500.
被引量:29
4
章迪康.
镶嵌耐磨圈活塞浇铸工艺分析及模具优化设计[J]
.热加工工艺,2008,37(21):134-136.
被引量:3
5
章迪康.
镶嵌活塞Alfin粘结层失效机理及质量提高研究[J]
.热加工工艺,2008,37(23):127-129.
被引量:5
6
李丹,陈希章,刘瑜,高佩,王志健.
Cr18Ni3Mn11Cu3NbN钢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显微硬度[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0,44(S1):33-36.
7
冯士活.
镶嵌活塞铁铝粘结层组织特征与渗铝工艺研究[J]
.热加工工艺,2009,38(9):30-32.
被引量:3
8
赵勇桃,董俊慧,赵莉萍,麻永林,裴晓兵.
1Cr18Ni9Ti与1Cr13不锈钢的焊接试验[J]
.焊接学报,2009,30(12):85-88.
被引量:2
9
冯士活.
镶嵌铸铁圈预渗工艺及组织结构的对比研究[J]
.热加工工艺,2010,39(13):48-50.
被引量:1
10
杨开怀,彭开萍,陈文哲.
限制模压变形均匀性研究与定量表征[J]
.塑性工程学报,2010,17(4):8-12.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1
1
秦紫瑞,李隆盛,高文华,郭珊.
奥氏体镍铸铁的组织与腐蚀行为研究[J]
.现代铸铁,1995,15(2):17-22.
被引量:3
2
丁成钢,于启湛.
爆炸焊接复合板交界区的冶金行为[J]
.焊接学报,2006,27(1):85-88.
被引量:6
3
余淑荣,熊进辉,樊丁,陈剑虹.
异厚度铝合金薄板激光拼焊温度场数值模拟[J]
.焊接学报,2007,28(5):17-20.
被引量:14
4
S.R.Koteswara Rao,,G.Madhusudhana Reddy,,M.Ka-maraj,,K.Prasad Rao.Grain refinement through arc ma-nipulation techniques in Al–Cu alloy GTA welds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05.
5
姚正耀主编,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铸造手册[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6
叶大伦,胡建华.实用无机物热力学数据手册[M]冶金工业出版社,2002.
7
Malik A.U,Basu S,Andijani I.N.et al.Corrosion of Ni-resist cast irons in sea waterBritish Corrosion Jounal,1993.
8
Thomas C Spence,Donald R.Stickle.Corrosion Resistant Casting AlloyAdvanced Materials and Processes,2002.
9
余淑荣,樊丁,熊进辉.
异厚度铝合金薄板激光拼焊应力应变场数值模拟[J]
.焊接学报,2008,29(10):25-28.
被引量:10
10
李自军.
高镍奥氏体铸铁耐磨镶圈的可切削性分析[J]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2008,43(6):29-32.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1
1
吴娜,李亚江.
高镍合金与18-8钢TIG焊缝中元素分布及热循环特点[J]
.现代焊接,2010(8):16-19.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李海涛,李慕勤,韩涛,孙建波,王军.
TIG焊对低合金钢焊缝金属元素分布状态的影响[J]
.焊接学报,2014,35(1):91-94.
被引量:3
2
卞琛,王新贸.
长期热循环条件下Nb-TiAl合金的显微组织演变[J]
.铸造技术,2015,36(2):306-308.
1
各种钢材的焊接[J]
.机械制造文摘(焊接分册),1995,0(4):38-39.
2
陈佛诗.
S15A冷挤压筒体内环裂纹分析[J]
.白云科技,1989(2):2-5.
3
王艳.
高镍铬钼无限冷硬铸铁的回火稳定性[J]
.物理测试,2002,20(2):16-17.
被引量:1
4
金属的焊接性[J]
.机械制造文摘(焊接分册),2001,0(4):8-10.
5
王军,李新新,郝彦军.
转子外环块的机械加工技术[J]
.自动化应用,2015(6):19-20.
6
赵长清.
铝及铝合金板材非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的焊接工艺探讨[J]
.民营科技,2012(8):31-31.
被引量:5
7
孙桂芳,刘常升,陶兴启,陈岁元.
高镍铬无限冷硬铸铁轧辊表面激光合金化的研究[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9(6):845-848.
被引量:13
8
贾飞凡,侯击波,廉睿超.
铸造铝合金MIG焊接技术[J]
.热加工工艺,2016,45(7):17-20.
9
秦紫瑞,李隆盛,古文全,廖维俭,刘美云.
耐稀盐酸新型不锈钢的研究[J]
.上海金属,1997,19(2):45-48.
被引量:1
10
周世勇.
双脉冲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在铝合金中的应用[J]
.河南科技,2014,33(5):143-144.
现代焊接
201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