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2011年女排世界杯赛中国女排与世界强队关键球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通过对2011年女排世界杯赛中国女排对阵世界强队4场比赛的技战术进行统计分析,试图找出中国女排与世界强队之间的差距与优势,以期为中国女排在备战伦敦奥运会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作者
杨献南
伦立峰
唐海峰
机构地区
首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山东省莒县第一中学
山东省莒县夏庄中心初中
出处
《运动》
2012年第12期21-23,共3页
Sport
基金
首都体育学院"学科与研究生教育"2011年专项资助(项目编号:28411003)
关键词
女排世界杯
中国女排
关键球
分类号
G842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7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尹兆友,黄勇潮,王爽.
中国女排2008年重大比赛拦网情况监测与分析[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35(8):49-51.
被引量:9
2
孙树滨.
第29届奥运会中国女排与巴西女排比赛失利原因分析[J]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8,22(6):53-55.
被引量:10
3
肖勇,白涛.
第15届世锦赛中国女排与世界八强技术统计对比分析[J]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7,22(3):98-100.
被引量:4
4
郑焕然,张丽.
2007年和2009年世界女排大奖赛中国女排关键球对比分析[J]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0,24(5):46-49.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17
1
阿英嘎.
2002年女排世锦赛与2003年世界杯赛进攻技术统计的比较研究[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4,20(2):71-73.
被引量:11
2
尹兆友.
第9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各队发球技、战术特征分析[J]
.中国体育科技,2004,40(6):50-53.
被引量:15
3
葛春林,张兴林,黄勇潮.
对新一届中国女排一攻进攻结构和效果的分析[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11):67-69.
被引量:15
4
尹沛,王霞.
2005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中国队得失分情况研究[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6,21(1):67-68.
被引量:7
5
展更豪,顾圈良.
对中国女排在第28届奥运会排球赛上的技术统计分析[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5):697-699.
被引量:45
6
翁艺坚.
从2005年瑞士女排精英赛技术统计看新一届中国女排[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7(3):55-59.
被引量:2
7
郭希涛,陈诺,谢光辉.
2005年世界女排大奖赛中国女排与欧美女排扣球技战术运用分析[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32(5):75-77.
被引量:16
8
程全德.
对我国部分优秀女排队员跑步移动拦网技术的运动学分析[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6,22(4):41-43.
被引量:3
9
排球——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8:377.
10
张文革.
2006-2007全国女排联赛决赛的思考——论提高女排防守水平的策略[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8,25(2):118-120.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22
1
王律,陆璐.
第11届女排世界杯中国队攻防技术运用效果分析[J]
.运动,2012(11):18-21.
被引量:1
2
王春发.
中韩两国女排二传组织方式与传球效果的分析研究——以2010年9-12月份三场比赛为例[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3(S1):186-188.
被引量:2
3
屈东华,张岩.
2004—2008年中国女排与世界强队技战术运用对比研究[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22(1):68-72.
被引量:14
4
冯维玲,房苏武.
第29界奥运会美国女排对巴西女排比赛失利的原因分析[J]
.运动,2010(8):16-17.
5
蒋慧.
技术因素对中国女排在2009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上的影响[J]
.德州学院学报,2010,26(4):89-92.
被引量:1
6
郑焕然,张丽.
2007年和2009年世界女排大奖赛中国女排关键球对比分析[J]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0,24(5):46-49.
被引量:4
7
许洪松,徐芳.
女子沙滩排球与六人制排球得分手段的异同[J]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1,25(3):59-62.
8
曹亚男,简志芬.
从2010年世界女排大奖赛单项技术统计分析中国女排的优势与差距[J]
.安徽体育科技,2011,32(6):44-46.
被引量:4
9
张海英,刘强.
我国女排亚锦赛技术统计分析[J]
.体育文化导刊,2012(2):69-71.
被引量:11
10
杨献南,安琪.
灰色系统理论视角下优秀女排主攻运动员扣球高度的若干影响因素分析[J]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2,26(5):55-58.
被引量:3
1
王瑞杰.
2015年女排世界杯中美拦网技战术特点分析[J]
.运动,2016(8):20-21.
2
郑翔.
2011年女排世界杯中国队与对手比赛情况分析[J]
.运动,2013(10):40-40.
3
邓龙.
2011年女排世界杯中国女排与冠亚军球队比赛得失分情况比较分析[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8(3):89-91.
4
丁广鹏,于德海.
2011女排世界杯中国队与其他球队的对比分析[J]
.辽宁体育科技,2012,34(2):71-73.
5
王汇军.
中日女排主攻技术的对比分析——以2011年女排世界杯中国VS日本为例[J]
.体育研究与教育,2012,27(S2):141-142.
被引量:1
6
刘利鸿,兰韦俏.
第11届女排世界杯各队得分最多队员的主要技术特征分析[J]
.安徽体育科技,2014,35(2):29-33.
被引量:5
7
王成明,丁勇.
2011年女排世界杯中国队与其对手的技术统计分析[J]
.体育世界,2013(6):29-30.
8
中国女排11年后重回巅峰[J]
.满分阅读(高中版),2015(11):6-6.
9
杨虎生.
中国女排直通伦敦奥运的原因与启示[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20(8):39-39.
10
再次登顶 直通里约[J]
.体育博览,2015,0(10):65-65.
运动
2012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