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黑龙江种植抗线虫大豆品种技术研究 被引量: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大豆是东北地区的主要作物,大豆的种植和轮作一直都面临着普遍的问题——重迎茬问题,在黑龙江省区的大范围大豆作物种植中,大豆孢囊线虫病的危害正处于逐年加重的趋势,每年因为大豆孢囊线虫病造成的减产问题十分严重,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已经达到上亿元。对于这一难以解决的问题,首先需要从源头上充分认识大豆孢囊线虫病产生的原因,从根本上实施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彻底清除源头,保证大豆产量。本文将细致分析抗线品种的特点并对生产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以期进一步促进这一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12年第3期49-49,共1页 Agriculture and Technolog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13

  • 1满为群,杜维广,陈怡,栾晓燕,刘鑫磊,王凤丽.大豆新品种黑农44的选育及不同种植方式对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4(5):1-3. 被引量:20
  • 2李莹,王志,卫保国.大豆孢囊线虫4号小种新抗源的筛选和利用[J]大豆科学,1987(04).
  • 3刘晔,刘维志,孙铁军.东北大豆品种资源对大豆胞囊线虫病抗性的鉴定[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87(04).
  • 4陈品三,张东生,陈森玉.大豆孢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7号生理小种的研究初报[J]中国农业科学,1987(02).
  • 5刘汉起,商绍刚,霍虹,吴和礼,姚振纯,李秀兰.大豆孢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生理小种研究初报[J]大豆科学,1985(02).
  • 6张仁双,牛颖英,包力光,高连军.大豆孢囊线虫病抗源品种鉴定筛选研究[J]大豆科学,1985(02).
  • 7刘维志,刘晔.辽宁省地方大豆品种对大豆孢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抗性鉴定[J]中国农业科学,1985(04).
  • 8刘维志,刘晔,陈品三.东北地区部分市县大豆胞囊线虫生理小种的鉴定结果初报[J]沈阳农学院学报,1984(02).
  • 9吴和礼,姚振纯,李秀兰,刘汉起,商绍刚,毛冬青.大豆孢囊线虫病的抗原筛选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1982(06).
  • 10陈怡,杜维广,张桂茹,满为群,栾晓燕,张成嘉,于江涛,窦新田,胡立成,郑金光,石强.大豆高产优质同步栽培技术体系的研究 Ⅰ.不同播法和肥料对大豆产量及脂肪含量和脂肪产量的影响[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1(4):8-10. 被引量:12

共引文献49

同被引文献2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