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筑的消失与涅槃——介绍中国古老乐器“筑”的挖掘与复原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筑",我国古代最早的击弦乐器。从战国到隋唐,其独特的音响既适用于市井俗乐歌舞伴奏,又适用于英雄豪杰抒发悲壮之情。本文从筑的型制构造、演奏形态,流行和消失、挖掘和复制几个方面对筑做了较为全面的描述和阐释,特别是筑的涅槃再生,堪称乐器文化史上的一朵奇葩。
作者
张玉兰
机构地区
江苏省沛县博物馆
出处
《黑龙江史志》
2012年第13期14-15,18,共3页
Historical Records of Heilongjiang
关键词
筑
型制构造
演奏形态
流行和消失
挖掘和考证
涅槃再生
分类号
K875.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应有勤.中外乐器文化大观[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
赵峰.查看详情[J]品牌徐州.
同被引文献
7
1
项阳.
从筑到筝[J]
.中国音乐学,1990(1):131-134.
被引量:8
2
徐忠奎.
古代乐器“筑”的形制研究综述[J]
.民族音乐,2010(1):14-15.
被引量:3
3
项阳.
筑及相关乐器析辨[J]
.音乐探索,1992(3):14-18.
被引量:12
4
杨和平.
古乐器“筑”研究综述[J]
.乐器,1993(1):6-8.
被引量:3
5
孙莎.
唐代“筑”乐及其影响[J]
.艺术评鉴,2016,0(11):54-55.
被引量:1
6
龚雪.
千古乐器 涅槃重生--论“沛筑”再度问世的研究意义与价值[J]
.乐器,2018(4):22-25.
被引量:2
7
徐文鸣.
古乐器“筑”研究综述[J]
.北方音乐,2018,38(5):29-29.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韩坤.
古乐器筑的历史传播与当代传承[J]
.大观(论坛),2020(2):32-33.
2
唐国矫.
沛筑在发展传承中应注意的问题[J]
.当代音乐,2020(12):73-75.
1
孔令远.
铜鼓与编钟社会功能的民族考古学比较[J]
.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10-12.
被引量:2
2
王妍君.
浅析雅俗之乐[J]
.音乐时空,2016,0(10):183-184.
3
黄翔鹏.
秦汉相和乐器“筑”的首次发现及其意义[J]
.考古,1994(8):722-726.
被引量:18
4
陈君凡.
古代巴人的虎钮錞于[J]
.民族音乐,2011(3):4-5.
被引量:2
5
熊晓辉.
土家族古老乐器“咚咚喹”的艺术形态[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27(5):14-16.
被引量:6
6
郝利增.
“魔琴”的韵律[J]
.新青年(珍情),2010(2):14-15.
7
徐子南,孟维平.
古筝的演变流派及特点[J]
.乐器,2007(7):44-46.
被引量:4
8
季伟.
礼不忘本 乐好楚声——汉高祖刘邦乐舞思想研究[J]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15,35(2):4-9.
9
葛岩,殷雄,聂建平.
隆阳的礼俗与礼俗乐[J]
.黄河之声,2015(10):108-109.
10
常少华.
从教坊演俗乐看唐前类教坊机构[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4,35(12):43-45.
黑龙江史志
2012年 第1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