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国内集体主义思想研究述评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集体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之一。改革开放30余年来,我国伦理学界认真反思市场经济确立之后集体主义的缺陷与不足,对集体主义的基本内涵进行了诠释和界定,对形形色色的个人主义进行了有力的批判,对如何完善发展集体主义作了积极探索。
作者
王兵
机构地区
南京大学哲学系
出处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4-78,共5页
Studies in Ethics
关键词
集体
集体主义
个人主义
分类号
B82-051 [哲学宗教—伦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4
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61
同被引文献
39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15
1
张博颖.
近三年集体主义研究综述[J]
.理论前沿,2002(19):43-44.
被引量:3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王联斌.
贯彻集体主义原则的前提[J]
.哲学动态,1993(8):35-35.
被引量:1
4
夏伟东.
从毛泽东是否使用过集体主义概念谈起——兼论五四以来中国革命道德传统中的集体主义概念[J]
.道德与文明,2000(6):4-9.
被引量:10
5
罗国杰.
坚持集体主义 还是“提倡个人主义”?[J]
.求是,1996(14):16-21.
被引量:22
6
臧乐源.
简论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原则[J]
.伦理学研究,2003(3):5-10.
被引量:2
7
郭广银.
集体主义辨析[J]
.群众,1996(12):39-40.
被引量:4
8
黄明理.
在当今中国为合理个人主义正名并无可能——与黄显中同志《个人主义与市民社会》一文商榷[J]
.伦理学研究,2005(2):85-88.
被引量:5
9
唐凯麟.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0
杜鸿林,赵壮道.
国内外集体主义思想研究综述[J]
.道德与文明,2011(3):147-151.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24
1
赵天谋.
“真实的集体”——《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一个重要伦理思想探析[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98,14(3):31-33.
被引量:2
2
李士坤,高振强.
《德意志意识形态》对虚幻共同体的论述及其当代意义[J]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11(4):66-73.
被引量:1
3
樊石虎,何健强.
试论毛泽东的集体主义思想[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7-10.
被引量:2
4
夏伟东.
从毛泽东是否使用过集体主义概念谈起——兼论五四以来中国革命道德传统中的集体主义概念[J]
.道德与文明,2000(6):4-9.
被引量:10
5
熊光清.
论邓小平集体主义思想的特点[J]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2,15(5):21-22.
被引量:1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90.
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
[英]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M].邓正来,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12.
9
[美]迈克尔·J.桑德尔.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M].万俊人,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2.
10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教研室.共同课教育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教务处,1954:200.
共引文献
61
1
邓小平伦理思想研究综述[J]
.道德与文明,2002(3):74-80.
被引量:3
2
谢维营,郭祥才.
近两年“集体主义”研究概况[J]
.哲学动态,1992(2):6-8.
3
肖国飞,严乐儿.
合作精神:集体主义的当代呈现[J]
.求实,2002(11):49-51.
被引量:2
4
吴丹.
解读马克思的“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命题及其现实意义[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1):46-50.
被引量:1
5
李其荣.
个人主义与自我驱动——美国人的自我观[J]
.学海,2005(3):50-57.
被引量:12
6
沈丽巍.
论我国集体主义的践行与发展[J]
.学理论,2010(34):58-59.
7
舒天斌,张云梅.
论代际经济公正[J]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1):73-75.
被引量:1
8
贺志明,杨秀军.
司法公正的伦理维度[J]
.广西社会科学,2007(3):69-72.
被引量:2
9
陈明,王晶雄.
论集体主义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价值定位功能[J]
.湖北社会科学,2007(6):42-44.
10
欧阳康,王晓磊.
在个性自由与集体合作之间保持张力--论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价值维度及其启示[J]
.求索,2008(5):81-83.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39
1
翟学伟.
中国人社会行动的结构──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终结[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998,35(1):123-130.
被引量:47
2
程洪.
封建时代:农业生产方式的历史——再论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原因[J]
.贵州社会科学,1984(1):71-81.
被引量:4
3
罗国杰.
坚持集体主义 还是“提倡个人主义”?[J]
.求是,1996(14):16-21.
被引量:22
4
路风.
单位: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形式[J]
.中国社会科学,1989(1):71-88.
被引量:532
5
马永庆.
对集体主义的再认识[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7(5):42-47.
被引量:3
6
唐凯麟.
集体主义和社会公正论纲[J]
.道德与文明,2004(4):4-6.
被引量:15
7
姜晓萍,马凯利.
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的困境及其对策分析[J]
.社会科学研究,2005(1):1-5.
被引量:96
8
夏伟东.
从毛泽东是否使用过集体主义概念谈起——兼论五四以来中国革命道德传统中的集体主义概念[J]
.道德与文明,2000(6):4-9.
被引量:10
9
田毅鹏.
“典型单位制”的起源和形成[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47(4):56-62.
被引量:72
10
周原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集体主义原则的意义》,《学术月刊》,1990年第6期.
引证文献
3
1
韩玉胜,刘子平.
当代集体主义研究现状及多维反思[J]
.学习与实践,2014(9):122-127.
被引量:3
2
杨耕,程艳.
集体主义在个人价值实现过程中的导向作用研究[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9,40(6):103-109.
被引量:1
3
文军,罗阳.
单位转型中教育组织如何运作——基于公立学校的制度逻辑分析进路[J]
.社会科学战线,2021(6):224-234.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9
1
吴春梅,林星.
村庄治理中的集体主义精神培育[J]
.学习与实践,2014(11):92-98.
被引量:13
2
李飞.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集体观念现状调查与分析[J]
.智库时代,2018(32):96-97.
3
周文俊.
集体主义教育在定向培养士官生教育中的重要性[J]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3):85-88.
被引量:1
4
罗阳,刘雨航.
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情感治理:意涵、需求与路径[J]
.中国教育学刊,2022(7):10-16.
被引量:6
5
赵钱森,常亚慧.
规制与自主:教师轮岗的学校运作逻辑[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22(6):52-58.
被引量:2
6
王晋.
在“身份本位”和“优绩本位”之间——学校单位转型背景下的大学教师评价路向探究[J]
.教育发展研究,2023,43(9):30-39.
被引量:2
7
杨广晖,郑浦阳.
国外“公校民营”学校治理模式及其启示[J]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2023(4):23-29.
8
孟艳,宋阿莉,张炳林.
本科生合作学习情感排斥的扎根理论分析[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24,42(11):129-136.
被引量:1
9
钱佳,崔晓楠.
单位制视角下学校“县管校聘”落聘教师名单的产生研究[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2):37-47.
1
吴锡改,林芸.
论青少年自我实现与心理健康[J]
.教学月刊(中学版),2010(7):61-64.
2
国成申.
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思想[J]
.邢台师专学报,1993(4):71-74.
3
钟志凌.
马克思恩格斯集体主义思想及其当代启示[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9(3):32-39.
被引量:13
4
贺春兰,张吉明.
试论新形势下个人主义的危害性[J]
.青海社会科学,2008(5):65-69.
被引量:5
5
杜鸿林,赵壮道.
国内外集体主义思想研究综述[J]
.道德与文明,2011(3):147-151.
被引量:6
6
刘新文.
荣辱观与参政道德[J]
.团结,2006(3):1-1.
7
齐康.
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境界[J]
.道德与文明,1985(2):18-19.
8
王渭功.
关于牛津法学大辞典上的“集体主义”[J]
.道德与文明,1997(5):47-47.
9
乌利希.道姆.
欧洲人眼中的孔子和苏格拉底[J]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1999(4):1-8.
被引量:7
10
杨艺红.
浅析儒家义利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11).
伦理学研究
2012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