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研究评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建立和社会结构转型的全面展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引起极大关注,学者以其独特的学科视角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依据、科学内涵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认真回顾研究现状,总结经验,对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一理论有重要意义。
作者
李小晖
机构地区
湖南商学院经济学系
出处
《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年第3期32-36,共5页
Journal of Xinjiang RTVU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
特征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7
参考文献
32
共引文献
426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2
1
万俊人.
“和谐社会”及其道德基础[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57(1):6-8.
被引量:109
2
钟秉林.
和谐社会:多元、宽容与秩序化——在第三届学术前沿论坛上的讲话[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5(1):5-5.
被引量:24
3
王利明.
法学家眼中的和谐社会——和谐社会应当是法治社会[J]
.法学,2005(5):5-7.
被引量:10
4
王伟光.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10(3):5-14.
被引量:21
5
谢立中.
和谐社会:发达国家的启示[J]
.学习月刊,2005(5):10-12.
被引量:4
6
虞云耀.
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J]
.党建研究,2005(4):20-24.
被引量:17
7
耿国华.
和谐社会视角下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6):52-55.
被引量:3
8
刘海涛.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J]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5,7(11):14-16.
被引量:2
9
余源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
.探索与争鸣,2005(3):2-5.
被引量:4
10
李景鹏.
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学探讨[J]
.学习与探索,2005(1):13-17.
被引量:31
二级参考文献
67
1
秦晖.
改革的任务就是要划清“群己权界”[J]
.中国改革,2005(2):1-1.
被引量:4
2
叶长茂.
构建公民社会:和谐社会政治发展的路径选择[J]
.东南学术,2005(2):24-28.
被引量:17
3
李强.
“丁字型”社会结构与“结构紧张”[J]
.社会学研究,2005(2):55-73.
被引量:427
4
杨柳.
警惕土地纠纷暴力化苗头[J]
.瞭望,2005(29):32-33.
被引量:9
5
迈克尔·罗斯金.政治科学[M].华夏出版社,2001..
6
[1]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心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0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752,752,753,751.
共引文献
426
1
张鑫慧.
乡村振兴视角下《兴义府志》的生态价值[J]
.人口·社会·法制研究,2022(2):22-32.
2
余少谦.
和谐社会内涵、特征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多学科、多指标视角[J]
.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6):20-24.
被引量:1
3
杨安华.
构建和谐社会多元参与主体的权责机制分析[J]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5(2):5-9.
被引量:1
4
符建湘,周宇.
建设和谐社会的媒介责任及其效能解读[J]
.新闻界,2005(4):110-111.
被引量:10
5
朱宗友.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近期研究综述[J]
.宁夏党校学报,2005,7(5):55-59.
被引量:1
6
曹勇.
和谐社会背景下农村社会冲突的原因及对策[J]
.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08(8):243-244.
7
李卫朝.
道德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24(3):86-89.
8
王章佩.
利益整合: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之基石[J]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9,31(1):75-78.
9
张李军.
论社会公正是和谐社会的价值基础和建设基石[J]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17(6):82-84.
被引量:1
10
杨文秀.
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根源及其创新发展[J]
.文教资料,2006(28):10-11.
1
李君如.
基层党建的新使命与新任务[J]
.人民论坛,2013(22):72-74.
被引量:4
2
叶皓.
社会结构转型与党建工作创新——对深化社区党建工作的理性思考[J]
.群众,2004,0(3):47-49.
3
李元来.
当代中国中产阶级兴起、功能与培育[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8(2):98-100.
被引量:2
4
胡日查.
民族地区的社会工作与和谐社会建设[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1):33-36.
被引量:5
5
郑杭生.
60年,中国社会如何转型和发展[J]
.学习月刊,2009(19):6-7.
被引量:5
6
孙俊田.
认真做好部队信访工作[J]
.基层政治工作研究,2011(12):51-51.
7
赵少智.
社会结构转型与新形势下的统战工作[J]
.社科纵横,1995,10(1):73-75.
8
吴必胜.
当代中国群体性事件的“现代性”思考[J]
.学习月刊,2012(6):20-21.
被引量:1
9
马慧珍.
对加强我国社会保障法治建设的几点认识[J]
.职大学报,2006(2):94-95.
被引量:1
10
苏哲.
经济犯罪的新视角[J]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7,22(2):54-54.
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