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构筑理想信念的精神支柱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年轻一代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是时代向我们提出的重要课题,要解决当代青年在理想信念方面存在的问题,首要任务就是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他们头脑,用邓小平理论构筑他们的精神支柱,做到:喻之以理,动之以情,寓情于教,情理结合。同时还要做到寓教于乐,因人施教,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途径上下功夫。
作者
王宏霞
机构地区
长沙交通学院办公室
出处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56-57,共2页
Journal of Hunan Institute of Socialism
关键词
理想信念
精神支柱
构筑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7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17
1
吴林根.
论高校优良学风的创建[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4):93-95.
被引量:5
2
张振平.
浅论高校学风建设[J]
.中国高教研究,2005(7):77-78.
被引量:55
3
程水金.
学术创新与学风建设[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58(6):663-664.
被引量:4
4
史长权,陈海龙,杜野.
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刍议[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21(6):73-74.
被引量:3
5
张梁平.
高校学风建设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2006(7):57-58.
被引量:22
6
刘燕,苟生平.
加强研究生学风建设的思考[J]
.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20(9):200-201.
被引量:9
7
彭绪琴.
遵循理想信念生成规律 开展理想信念教育[J]
.高校理论战线,2007(7):17-18.
被引量:4
8
吕平.
高校学风建设双因素理论应用研究[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9):152-153.
被引量:3
9
本报记者赵虎殷黎.走在前列干在实处pN].中国水运报,2014-02-19(002).
10
张信容.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J]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03(2):45-46.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5
1
赵麑.
浅析大学校区学风建设[J]
.文教资料,2008(12):181-182.
被引量:4
2
肖继军.
新时期我国高职生理想信念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
.职业技术教育,2006,27(11):87-88.
被引量:5
3
林玲.
对当前航务干部职工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的探讨[J]
.青年与社会(下),2015,0(8):206-207.
4
任晓睛.
新时期我国高职生理想信念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6(1):160-162.
5
徐智辉.
关于加强高职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几点思考[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6(4):172-174.
二级引证文献
9
1
秦灵玲,祝慧颖.
以学风建设促进班级管理[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25(3):111-112.
被引量:2
2
范爱华.
独立学院学风状况及优化学风的对策[J]
.大众商务(教育版)(民办教育研究),2009(3):66-69.
被引量:11
3
钟玲.
多元化背景下高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对策探索[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5):93-94.
被引量:5
4
陈准.
结合二语习得理论挖掘学能动机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实践探究[J]
.大观周刊,2012(15):119-119.
5
姜玲红,蹇瑞桥.
论辅导员以“中国梦”为导向加强高职生理想信念教育[J]
.山东工业技术,2013(10):202-202.
6
唐晖华.
优化教育策略 坚定理想信念——高职学生理想信念的策略研究[J]
.才智,2012,0(21):301-302.
7
刘敏.
强化理想信念教育 为中职学生人生出彩领航[J]
.赤子,2015(9Z).
8
孙楠.
论加强和改进高校毕业生群体教育的策略[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1):78-81.
9
王香.
高校教风、学风建设刍议[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3(4):97-97.
被引量:14
1
高忠文,吕铭.
开辟“第二课堂”,用邓小平理论构筑大学生的精神支柱[J]
.山东省团校学报(青少年研究),1999,0(3):12-14.
2
宫佩芝.
当代大中专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浅谈[J]
.忻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16(2):31-32.
3
欧阳栋梁.
用邓小平理论构筑当代大学生的科学精神支柱[J]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0,8(2):74-75.
被引量:2
4
刘义贤.
用科学理论构筑大学生精神支柱[J]
.中国德育,2005(8):38-41.
5
刘希明.
用邓小平理论构筑当代大学生精神支柱 培养跨世纪的四有新人[J]
.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0(S1):16-18.
6
冯振.
“情”“理”结合共建高效物理课堂——浅谈建立高中物理有效课堂的条件[J]
.新课程(中学),2009(12):35-35.
被引量:2
7
林晓丹.
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教育[J]
.学理论,2011(13):315-316.
8
吴爱萍.
披情入境时,妙笔自然来——抒情类记叙文写法指导之我见[J]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0(3):63-63.
9
张艳.
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
.商情(科学教育家),2008,0(3):180-180.
10
周邦华,张婷.
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教育[J]
.成功,2012(5):318-318.
被引量:2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1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