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大地》中阿兰的形象分析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赛珍珠在《大地》中塑造了阿兰这个令人同情、令人难忘的女性形象,提出了中国妇女地位这个严肃的问题。她对中国劳动妇女的观察和体认,促使她刻画了阿兰这个栩栩如生的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阿兰丑陋、勤劳、坚毅、智慧、忍辱负重的形象在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中国妇女社会地位的关注和对改善中国妇女地位的思考。
作者
鲁华山
机构地区
青岛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作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50-51,共2页
Writer Magazine
关键词
《大地》
赛珍珠
阿兰
分类号
I712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1
1
刘海平.
赛珍珠与中国[J]
.外国文学评论,1998(1):110-119.
被引量:19
共引文献
18
1
王建香,王洁群.
焦虑、寻觅与重建:赛珍珠的文化身份[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2):39-44.
被引量:5
2
玛利安.高利克,王燕.
中西文学对峙中的颓废主义[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1):189-201.
被引量:7
3
朱振武,李青林.
从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得主看创作理念的百年嬗变[J]
.当代外国文学,2009,30(4):19-26.
被引量:5
4
李青霜.
孜孜以求 写实中国——米高梅对小说《大地》的改编[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1(5):41-47.
被引量:3
5
黄凌云.
从《大地》观赛珍珠之博爱精神[J]
.南昌高专学报,2011,26(6):31-32.
6
梁志芳.
赛珍珠与斯诺的中国知音——翻译家胡仲持研究[J]
.山东外语教学,2012,33(2):98-103.
被引量:5
7
田金芬.
林语堂和赛珍珠的故国情结[J]
.时代教育,2012(9):122-123.
8
梁志芳.
从“反动女作家”到文化交流使者——新中国对赛珍珠作品的翻译与接受(1950—1987年)[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5):5-10.
被引量:3
9
王侃.
翻译和阅读的政治——漫议“西方”、“现代”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体系的调整[J]
.文学评论,2013(6):98-108.
被引量:4
10
孙宗广.
大地上的性格:循环怪圈与超越之路——读赛珍珠《大地》三部曲[J]
.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3(2):26-30.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3
1
车尔尼雪夫斯基.艺术与现实的美学关系[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2
赛珍珠.大地[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8.
3
朱丽.
赛珍珠《大地》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探微[J]
.电影文学,2011(3):101-102.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2
1
李学晋.
解读赛珍珠《大地》中阿兰的悲剧意识[J]
.电影文学,2012(18):62-63.
被引量:1
2
高建梅.
悲剧视角下对电影《大地》中阿兰的解读[J]
.电影文学,2014(14):89-90.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张媛.
赛珍珠《大地》研究综述——基于“中国知网”的数据[J]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2(6):29-35.
被引量:7
1
黄晓郁.
夜吟诗文思悄然——从古代诗文看中国古代女性悲剧命运[J]
.中学教学参考,2014(34):35-35.
2
蒋颖异,李颖杰,张彩芬.
浅谈《简·爱》中女性的独立形象[J]
.文艺生活(中旬刊),2011(1):106-106.
3
田志梅.
荒漠中的石榴花——剖析《简爱》中女主人公的典型人格特征[J]
.北方文学(下),2011(12):17-17.
被引量:1
4
李永振.
爱情与孝道的痛苦抉择——《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形象简析[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07(2):96-96.
被引量:1
5
严静.
试论《理智与情感》所表现的社会思潮[J]
.作家,2010(6):66-67.
被引量:1
6
张海彦.
男权社会意识形态下生态女性的悲歌——解读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形象[J]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5,0(10Z):63-64.
被引量:1
7
酸甜苦辣留言板[J]
.职业教育研究,1996(8):27-27.
8
蒋雯丽.
牵挂[J]
.祝您健康,2008,0(12):10-10.
9
臧俊改.
《宋元时期的中国妇女地位,财产关系以及儒家反应》读后[J]
.魅力中国,2010(6):317-317.
10
李鹭.
从爱情作品反观妇女地位的变化[J]
.山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1):16-17.
作家
2011年 第1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