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普通女性的生存境遇——方方新作《出门寻死》解读
被引量:
3
the living circumstances of ordinary wome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方方的创作一直立足于武汉市民的生活和地域文化,她善于把握普通市民的生存困境和生活状态。在新作《出门寻死》中,作者把生活中沉重和无奈的真切体验展示给人们,体现了对女性情感、精神和命运的关注,本真而深刻地反映了当下广大女性的生存境遇,她们虽辛苦、矛盾却自寻快乐地活着。
作者
李红艳
机构地区
郑州大学 文学院
出处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5年第5期103-105,共3页
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CPC Zhengzhou Municipal Committee
关键词
辛苦
矛盾
自寻快乐
分类号
I06 [文学—文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96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1
1
丁永强.
新写实作家、评论家谈新写实[J]
.小说评论,1991(3):12-18.
被引量:197
共引文献
196
1
王林歌.
被误读的“新写实小说”——从新写实小说的叙事艺术谈起[J]
.汉字文化,2024(16):160-162.
2
姜玉梅.
新写实小说的平民世界及其悲剧意蕴[J]
.作家,2009(2):155-157.
3
姜玉梅.
新写实小说的写实性分析[J]
.作家,2009(6):29-30.
被引量:1
4
贺利.
写实主义的新天地——论新写实小说[J]
.前沿,2004(7):182-184.
5
曹绪成.
适用《合同法》[J]
.企业文明,2002(8):42-43.
6
袁媛.
生活无故事——从池莉《烦恼人生》看新写实小说特征[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3):244-245.
被引量:2
7
杨剑龙.
论新写实小说的审美风格[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1(5):59-65.
被引量:18
8
王科.
“新写实”:通向浮躁的界碑──世纪末中国小说现状研究之一[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0(4):33-38.
被引量:1
9
杨剑龙.
新写实小说:现实主义传统的回归和深化[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3(1):42-45.
被引量:4
10
黄洪旺.
暧昧的旗帜:新写实主义的内涵构成及价值定位[J]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9(4):74-75.
同被引文献
11
1
郑宇华.
解救之路的艰难探寻——论方方小说从《出门寻死》到《万箭穿心》[J]
.时代文学,2008(24):8-9.
被引量:3
2
仵从巨.
存在:昆德拉的出发与归宿[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5(4):120-129.
被引量:19
3
范明华.
论社会历史批评的主体观——对开放的社会历史批评的思考[J]
.湖北社会科学,1989(2):45-50.
被引量:1
4
鲁枢元.
心理批评与社会历史批评[J]
.湖北社会科学,1989(6):65-69.
被引量:1
5
魏冬峰.
2004:“新写实”小说脉络中的池莉和方方——池莉、方方新作评析[J]
.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2):42-48.
被引量:5
6
王麓怡.
方方小说中女性消费行为文化意义解析——湖北女性文学另类观照[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8):101-103.
被引量:1
7
朱彦芳.
一篇意义缠绕的小说——评方方的中篇小说《出门寻死》兼及“底层写作”[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26(1):88-90.
被引量:2
8
许志英 丁帆.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9
宋晓培.
“自我”在“他者”世界下的生存困境——方方《出门寻死》的存在主义解读[J]
.北方文学(下),2010(11):21-22.
被引量:2
10
陈卿.
城市平民女性的生存困境——评方方小说《出门寻死》《黑洞》[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12(6):29-31.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3
1
袁寒英.
无力选择的生存尴尬——方方作品中人物的生存困境例析[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7):33-34.
2
陈卿.
城市平民女性的生存困境——评方方小说《出门寻死》《黑洞》[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12(6):29-31.
被引量:2
3
汪亚伟.
《出门寻死》:城市底层家庭妇女的精神支柱探究[J]
.文学教育,2012(7):94-96.
二级引证文献
2
1
汪亚伟.
《出门寻死》:城市底层家庭妇女的精神支柱探究[J]
.文学教育,2012(7):94-96.
2
吕若玲.
浅谈方方《出门寻死》中何汉晴的“寻死”[J]
.文学教育,2019(8):169-170.
1
张英芳,李明德.
死亡能对抗什么——读方方的小说《出门寻死》[J]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06(7):58-93.
被引量:3
2
吴燕华.
无奈的人生——从方方的小说《出门寻死》——谈底层家庭妇女的宿命论[J]
.北方文学(中),2012(10):50-50.
3
喻娜.
都市底层女性的双重困境——读方方小说《出门寻死》[J]
.长江文艺,2010(9):78-79.
4
晏羽.
由“寻死”到“寻生”——试论方方《出门寻死》中女主人公的生存困境[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4(S1):102-104.
被引量:1
5
王雨.
评方方《出门寻死》[J]
.文学教育,2012(2):122-122.
6
何晓芹.
浅议方方小说中的宿命意识[J]
.文学教育(中),2011(6):19-20.
被引量:1
7
范翠翠.
《出门寻死》与《绿化树》的对比研究[J]
.文学教育,2014(20):12-15.
8
王世诚.
从《风景》到《出门寻死》:方方的自我颠覆[J]
.扬子江(评论),2007(2):32-35.
被引量:3
9
张一帆.
生命的韧性——方方小说《出门寻死》解读[J]
.北方文学(中),2012(2):22-22.
10
宋晓培.
“自我”在“他者”世界下的生存困境——方方《出门寻死》的存在主义解读[J]
.北方文学(下),2010(11):21-22.
被引量:2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5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