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精细注水在濮城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濮城油田目前油层面临水淹程度高、剩余油分布零散等问题。由于层间非均质的差异,二三类差层水驱动用程度低,致使油田总体采收率低,只有32.69%。与国内同类油田相比,濮城油田开发水平较低。如何提高注水开发水平成为当前濮城油田面临的一项重点工作。通过三年来的精细注水实践,我厂逐步形成了适合濮城油田开发特点的精细注水开发模式。
作者
耿秋红
许良萍
韩孟强
芦和平
王靖
丁庆汉
丁庆勤
机构地区
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二厂地质研究所
出处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1年第21期147-148,共2页
Inner Mongolia Petrochemical Industry
关键词
精细注水
层间精细调整
分类号
TE357.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42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3
1
魏斌,陈建文,郑浚茂,李胜军.
应用储层流动单元研究高含水油田剩余油分布[J]
.地学前缘,2000,7(4):403-410.
被引量:35
2
侯建华,邵建中,苑晓荣.
濮城油田特高含水期高压分层注水工艺技术[J]
.钻采工艺,2005,28(3):112-114.
被引量:7
3
吴济畅,陈光明,刘国宏,周道泉,景新荣,慕赢科.
濮城沙二段油藏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及挖潜研究[J]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1,23(2):26-28.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6
1
魏斌 李能根.应用储层流动单元研究剩余油及其分布特征[J].地球学报,1999,:538-543.
2
李宗信 吴牟基 等.濮城油田开发地质基础研究[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5.202-217.
3
魏斌,地球学报,1999年,增刊,538页
4
Jian F X,J Petroleum Geology,1994年,17卷,1期,71页
5
李宗信,中原油田科技论文集,1995年,202页
6
雍世和,测井资料综合解释与数字处理,1982年
共引文献
42
1
魏斌,毕研斌,郑浚茂.
高含水油田剩余油分布研究方法及应用[J]
.地球学报,2003,24(z1):270-273.
被引量:7
2
齐梅,郑小武,王根久,贾芬淑,李星民,殷茵.
秘鲁1AB老油田强天然水驱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J]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8,43(S1):158-162.
被引量:1
3
程东风,耿秋红,芦和平,韩孟强,王艳艳,李家玲.
精细注水对降低递减的思考[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37(21):36-37.
被引量:2
4
崔树清,白君孝,许宝荣,尹淑燕,郑文彬.
岔39断块剩余油分布及开采对策[J]
.石油钻采工艺,2004,26(6):48-50.
被引量:4
5
付国民,李永军,余波.
河流相砂体剩余油识别模型及其成因类型研究[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2(2):156-161.
被引量:5
6
高博禹,彭仕宓,陈烨菲.
储层动态流动单元及剩余油分布规律[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5,35(2):182-187.
被引量:26
7
黄伟岗,郭平,徐艳梅.
剩余油分布地质研究方法[J]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5,27(3):5-7.
被引量:28
8
毕研斌,任玉田,石红萍,吕桂友.
碎屑岩储层岩石电性水驱实验[J]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5,29(5):29-31.
被引量:1
9
周国文,谭成仟,郑小武,朱新喜,王玉生,韦旺.
H油田隔夹层测井识别方法研究[J]
.石油物探,2006,45(5):542-545.
被引量:25
10
王维平,陈守民,刘自军,南力亚.
储层流动单元划分在红井子油田开发中的应用[J]
.石油天然气学报,2006,28(6):44-45.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5
1
程东风,耿秋红,芦和平,韩孟强,王艳艳,李家玲.
精细注水对降低递减的思考[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37(21):36-37.
被引量:2
2
侯建华,邵建中,苑晓荣.
濮城油田特高含水期高压分层注水工艺技术[J]
.钻采工艺,2005,28(3):112-114.
被引量:7
3
韩大匡.
深度开发高含水油田提高采收率问题的探讨[J]
.石油勘探与开发,1995,22(5):47-55.
被引量:205
4
裴承河,陈守民,陈军斌.
分层注水技术在长6油藏开发中的应用[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1(2):33-36.
被引量:34
5
乔守武,王锴,宋志强,邓月锐.
油田注水开发动态分析[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07,33(6):136-138.
被引量:4
6
康兴妹,乔守武,宋志强,王哲.油田分层注水工艺技术的应用及发展[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8(10).
7
韩圆庆.
探讨高精细注水 实现高效率开发[J]
.经济师,2010(12):293-294.
被引量:3
8
张玉荣,闫建文,杨海英,王海军,马献斌,檀为建.
国内分层注水技术新进展及发展趋势[J]
.石油钻采工艺,2011,33(2):102-107.
被引量:119
9
张继风.
水驱油田开发效果评价方法综述及发展趋势[J]
.岩性油气藏,2012,24(3):118-122.
被引量:40
10
刘合,裴晓含,罗凯,孙福超,郑立臣,杨清海.
中国油气田开发分层注水工艺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J]
.石油勘探与开发,2013,40(6):733-737.
被引量:153
引证文献
3
1
杨满平,赵晓晶,邓爱居,李凤群,何得海,党鹏生.
多层砂岩油藏分注效果评价方法及应用[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5,41(20):106-109.
被引量:2
2
吴军,陈杰,谭振波,崔荣龙,王海江.
花土沟油田控水稳油实践及探索[J]
.化学工程与装备,2015(7):135-137.
3
蔡晓梅,王杰.
精细注水改善特高含水油藏发效果研究[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4,34(2):207-20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
1
张旭,韩新德,林春庆,罗洪林,季博卿,苏毅,徐智远.
有缆智能分注技术在华北油田的应用[J]
.石油机械,2019,47(3):87-92.
被引量:20
2
朱成涛,白鹏飞,王柳,刘闯,方宝锋.
油田分注智能控制软件的设计与实现[J]
.石化技术,2024,31(1):59-61.
被引量:1
3
王龙,尹洪军,张俊廷,赵欢.
D井区精细注水劈分方法适应性研究[J]
.流体动力学,2014,2(3):46-51.
1
王曼,朱利君,赵淑敏,韩颖,张振伟,段晓燕.
油田开发中后期剩余油挖潜方法[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37(9):85-86.
被引量:2
2
孙华涛,孙红彦,李良华,牛永江,叶莉,汪惠娟,季红菊.
明六块层间精细调整配套技术应用[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09,35(14):105-106.
3
黄兵,张勇,付艳红,陈波,周雪峰,张江燕.
文明寨极复杂断块油田层间精细调整研究[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37(1).
4
彭清华.
濮城油田沙二下油藏层间精细调整的实践及认识[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33(16):183-183.
5
靖泽斌,范海周,田继民,王艳平.
文明寨油田明6块高含水期稳产技术研究[J]
.内江科技,2013,34(9):92-92.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1年 第2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