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A-型俯冲与B-型俯冲的特征和判别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从板块俯冲的特征、A-型俯冲与B-型俯冲的概念及两者对比等几个方面对A-型俯冲与B-型俯冲作以简要的概括说明。
作者
王少军
机构地区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出处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1年第4期44-45,共2页
Inner Mongolia Petrochemical Industry
关键词
俯冲作用
板块
B-型俯冲
B-型俯冲
分类号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6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45
同被引文献
5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3
参考文献
2
1
刘树根,罗志立,赵锡奎,徐国强,刘顺,王国芝,徐国盛,雍自权,李智武,孙玮.
试论中国西部陆内俯冲型前陆盆地的基本特征[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5,26(1):37-48.
被引量:30
2
罗志立,刘树根,雍自权,赵锡奎,田作基,宋鸿彪.
中国陆内俯冲(C-俯冲)观的形成和发展[J]
.新疆石油地质,2003,24(1):1-7.
被引量:20
二级参考文献
56
1
刘树根,徐国盛,徐国强,雍自权,李国蓉,李巨初.
四川盆地天然气成藏动力学初探[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04,15(4):323-330.
被引量:68
2
王庭斌.
新近纪以来中国构造演化特征与天然气田的分布格局[J]
.地学前缘,2004,11(4):403-416.
被引量:25
3
曹守连,陈发景.
塔里木板块北缘前陆盆地的构造演化及其与油气的关系[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4,19(4):482-492.
被引量:12
4
陈社发,邓起东,赵小麟,罗志立,刘树根,CJL.Wilson,P.Dirks.
龙门山中段推覆构造带及相关构造的演化历史和变形机制(二)[J]
.地震地质,1994,16(4):413-421.
被引量:65
5
刘和甫,梁慧社,蔡立国,沈飞.
川西龙门山冲断系构造样式与前陆盆地演化[J]
.地质学报,1994,68(2):101-118.
被引量:217
6
何登发.
塔里木盆地新生代构造演化与油气聚集[J]
.石油勘探与开发,1994,21(3):1-8.
被引量:25
7
罗志立.
试评A-俯冲带术语在中国大地构造学中应用[J]
.石油实验地质,1994,16(4):317-324.
被引量:9
8
邓晋福,赵海玲,莫宣学,刘厚祥,罗照华.
扬子大陆的陆内俯冲与大陆的缩小──由白云母(二云母)花岗岩推导[J]
.高校地质学报,1995,1(1):50-57.
被引量:21
9
贺自爱.
《龙门山造山带的崛起和四川盆地的形成与演化》评介[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5,16(4):394-394.
被引量:1
10
刘和甫.
前陆盆地类型及褶皱-冲断层样式[J]
.地学前缘,1995,2(3):59-68.
被引量:128
共引文献
45
1
汤良杰,杨克明,金文正,吕志洲,余一欣.
龙门山冲断带多层次滑脱带与滑脱构造变形[J]
.中国科学(D辑),2008,38(S1):30-40.
被引量:64
2
高红灿,郑荣才,柯光明,文华国.
川东北前陆盆地须家河组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J]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5,25(3):38-45.
被引量:55
3
温德顺,苏龙,孙国强,郑建京,胡慧芳.
前陆盆地的沉降和抬升机制研究进展[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06,17(3):385-390.
被引量:11
4
吴世祥,汤良杰,马永生,郭彤楼,黄仁春,程胜辉,李儒峰,陈梅涛.
四川盆地米仓山前陆冲断带成藏条件分析[J]
.地质学报,2006,80(3):337-343.
被引量:17
5
吴冲龙,杜远生,梅廉夫,周江羽,孔春芳.
中国南方印支—燕山期复合盆山体系与盆地原型改造[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6,27(3):305-315.
被引量:19
6
罗鉴文,顾锦才.
大地电磁在北天山冲断带阿什里地区的地质勘探成果[J]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06,3(4):245-250.
被引量:4
7
赵孟军,宋岩,柳少波,秦胜飞,洪峰,傅国友,达江.
中国中西部4种组合类型前陆盆地成藏研究:Ⅰ.油气成藏地质条件分析[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07,18(2):181-186.
被引量:9
8
赵孟军,宋岩,秦胜飞,柳少波,洪峰,傅国友,达江,陈金苗.
中国中西部4种组合类型前陆盆地油气成藏研究:Ⅱ.油气成藏过程分析[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07,18(3):321-327.
被引量:6
9
何明喜,杜建波,曹建康,郭双亭,谢其锋,马荣芳.
大别-苏鲁造山带南缘前陆盆地演化特征[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7,28(5):675-681.
被引量:6
10
罗志立,雍自权,刘树根,孙玮,邓宾,杨荣军,张全林,代寒松.
四川汶川大地震与C型俯冲的关系和防震减灾的建议[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5(4):337-347.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
56
1
毛景文.
西秦岭地区造山型与卡林型金矿床[J]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1,20(1):11-13.
被引量:81
2
蒋少涌,戴宝章,姜耀辉,赵海香,侯明兰.
胶东和小秦岭:两类不同构造环境中的造山型金矿省[J]
.岩石学报,2009,25(11):2727-2738.
被引量:114
3
郭春影,张文钊,葛良胜,夏锐.
中国造山型金矿床时空分布及找矿前景[J]
.矿物学报,2011,31(S1):340-341.
被引量:6
4
杨立强,刘江涛,张闯,王庆飞,葛良胜,王中亮,张静,龚庆杰.
哀牢山造山型金成矿系统:复合造山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初探[J]
.岩石学报,2010,26(6):1723-1739.
被引量:105
5
李杰美,王美娟,朝银银,李光琪.
中国造山型金矿围岩蚀变特征[J]
.矿物学报,2013,33(S2):330-330.
被引量:2
6
丰成友,张德全,王富春,佘宏全,李大新,王彦.
青海东昆仑复合造山过程及典型造山型金矿地质[J]
.地球学报,2004,25(4):415-422.
被引量:78
7
王伟涛,肖丽,周铁锁,齐亚林,任涛,李剑斌.
南秦岭夏家店卡林型金矿床构造特征与成矿关系[J]
.西北地质,2004,37(3):61-66.
被引量:14
8
张复新,肖丽,齐亚林.
卡林型-类卡林型金矿床勘查与研究回顾及展望[J]
.中国地质,2004,31(4):406-412.
被引量:68
9
CHENYanjing,FrancoPIRAJNO,SUIYinghui.
Geology and D-O-C Isotope Systematics of the Tieluping Silver Deposit,Henan, China: Implications for Ore Genesis[J]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2005,79(1):106-119.
被引量:44
10
臧绍先,宁杰远.
俯冲带的负浮力及其影响因素[J]
.地球物理学报,1994,37(2):174-183.
被引量:20
引证文献
2
1
周留煜.
大洋板块俯冲带角度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12,33(1):44-62.
被引量:4
2
蔡光耀,安芳.
造山型金矿床地质背景、地球化学特征和成矿模型研究综述[J]
.地质科技情报,2018,37(6):163-172.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张继,李海平,陈青,张航,周波.
俯冲带研究进展与问题[J]
.地质调查与研究,2015,38(1):18-27.
被引量:8
2
罗桂生,陶鑫,肖健,李雨泽,黄仁桂,赵影.
采用地震目录构建南美消减带的三维形态[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6(27):67-67.
3
周立宏,孙志华,王振升,苏俊青,楼达,李三忠,胡俊刚,王海强,索艳慧.
印缅俯冲增生楔气烟囱分带性及油气成藏规律[J]
.地学前缘,2017,24(4):352-369.
被引量:6
4
龚建明,廖晶,张莉,何拥军,翟滨,孟明,成海燕.
印度洋北部马克兰增生楔泥火山分布及主控因素探讨[J]
.现代地质,2018,32(5):1025-1030.
被引量:7
5
方芳.
河南省嵩县南沟金(萤石)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J]
.河南科学,2019,37(9):1503-1511.
被引量:3
6
靳杨,张岩,王婧,赵俊芳.
造山型金矿成矿浅析——以青海省都兰县诺木洪郭勒地区为例[J]
.中国钼业,2021,45(1):27-33.
被引量:3
7
刘彦良,高雅,魏金栋.
甘肃省车路沟北金矿找矿方向探讨: 来自阿尔金断裂带东段“金三角”金矿控矿因素对比研究的启迪[J]
.地质科技通报,2021,40(5):198-209.
被引量:6
8
冯京,徐仕琪,邓军,何福保,薛小龙,尹得功,薛春纪,郝延海,李平,赵同阳.
西昆仑沃克金矿床地质特征、金的赋存状态及矿床成因探讨[J]
.矿床地质,2022,41(3):623-642.
被引量:3
9
金小燕,金妮,黄始琪,孙立吉,刘湘勤.
雪峰弧形构造带西南段金矿控矿构造及成矿模式新析[J]
.矿产综合利用,2023(5):185-196.
被引量:1
10
何书跃,林贵,钟世华,白国龙,张勇,舒树兰,王丽君,赵芙蓉.
造山作用孕育“青海金腰带”[J]
.西北地质,2023,56(6):1-16.
被引量:13
1
罗志立,龙学明.
龙门山造山带崛起和川西陆前盆地沉降[J]
.四川地质学报,1992,12(1):1-17.
被引量:82
2
顾连兴,刘宪华,真允庆,王阳湖.
中条山落家河花岗闪长岩的铷-锶和铅同位素地质学研究[J]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29(4):651-657.
被引量:4
3
刘杰,杨一冲,倪建华.
利用近代微震资料研究地震危险性[J]
.中国地震,1997,13(1):10-17.
被引量:3
4
胡受奚,孙景贵,凌洪飞,叶瑛,翟建平,方长泉.
中生代苏-鲁活动大陆边缘榴辉岩、煌斑岩、金矿及富集地幔间的成因联系[J]
.岩石学报,2001,17(3):425-435.
被引量:37
5
胡受奚,陈泽铭,周顺之,富士谷,严正富,胡志宏,郭继春,郭抗衡,林潜龙,黎世美,姚宗仁.
中国河南东秦岭—桐柏成矿区、带的划分[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91,15(1):55-61.
被引量:6
6
王道轩,丁道桂,孙世群,张炎炎,刘伟新.
新疆阿克陶县奥依塔格红帘石石英岩的发现及其意义[J]
.地质科学,2011,46(2):415-425.
被引量:4
7
冯亮.
水平井随钻测井与常规测井响应特征对比分析[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07,33(9):140-143.
被引量:1
8
唐海燕,莫修文,唐馨,孙凤贤.
乌尔逊地区凝灰质砂岩储集层孔隙度计算方法研究[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8,38(S1):121-123.
被引量:4
9
胡受奚,赵懿英,徐兵,卢冰,季海章,叶瑛.
苏-鲁超高压变质岩带从上地幔返回地表的证据[J]
.地质学报,1997,71(3):245-253.
被引量:10
10
张遵忠,顾连兴,吴昌志,翟建平,李伟强,唐俊华.
东天山印支早期尾亚石英正长岩:成岩作用及成岩意义[J]
.岩石学报,2006,22(5):1135-1149.
被引量:48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1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