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普光气田礁滩相地层露头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普光气田海相礁滩相储层受沉积和成岩作用双重影响,非均质性强,储层纵横向上变化大,为进一步深化储层特征研究,通过野外露头的实际勘查,通过对露头地层发育、沉积特征进行描述,分析露头地层沉积环境、储集空间类型,形成一套礁滩相地层露头描述方法。
作者
万利
机构地区
中原石油勘探局地质录井处
出处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2年第6期136-138,共3页
Inner Mongolia Petrochemical Industry
关键词
地层发育特征
沉积环境
沉积相
储集空间类型
分类号
P618 [天文地球—矿床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8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6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段金宝,黄仁春,程胜辉,曾韬,朱祥.
川东北元坝地区长兴期飞仙关期碳酸盐岩台地沉积体系及演化[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5(6):663-668.
被引量:52
2
马永生,牟传龙,谭钦银,余谦,王瑞华.
达县—宣汉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礁滩相特征及其对储层的制约[J]
.地学前缘,2007,14(1):182-192.
被引量:96
3
马永生,牟传龙,郭彤楼,谭钦银,余谦.
四川盆地东北部长兴组层序地层与储层分布[J]
.地学前缘,2005,12(3):179-185.
被引量:146
二级参考文献
38
1
彭平,文敏,孟琳.
川东地区飞仙关组沉积模式对储层展布特征的影响[J]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04,27(2):5-10.
被引量:14
2
牟传龙,谭钦银,余谦,王立全,王瑞华.
川东北地区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组成及成礁模式[J]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4,24(3):65-71.
被引量:82
3
王一刚,张静,杨雨,刘划一,余晓锋.
四川盆地东部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气藏形成机理[J]
.海相油气地质,2000,5(2):145-152.
被引量:75
4
牟传龙,马永生,王瑞华,谭钦银,余谦.
川东北地区上二叠统盘龙洞生物礁成岩作用研究[J]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5,25(1):198-202.
被引量:39
5
马永生,郭旭升,郭彤楼,黄锐,蔡勋育,李国雄.
四川盆地普光大型气田的发现与勘探启示[J]
.地质论评,2005,51(4):477-480.
被引量:226
6
马永生,牟传龙,郭彤楼,谭钦银,余谦.
四川盆地东北部长兴组层序地层与储层分布[J]
.地学前缘,2005,12(3):179-185.
被引量:146
7
马永生,郭旭升,凡睿.
川东北普光气田飞仙关组鲕滩储集层预测[J]
.石油勘探与开发,2005,32(4):60-64.
被引量:75
8
马永生,牟传龙,郭彤楼,谭钦银,余谦.
四川盆地东北部飞仙关组层序地层与储层分布[J]
.矿物岩石,2005,25(4):73-79.
被引量:85
9
马永生,蔡勋育,李国雄.
四川盆地普光大型气藏基本特征及成藏富集规律[J]
.地质学报,2005,79(6):858-865.
被引量:253
10
马永生,牟传龙,郭旭升,谭钦银,余谦.
四川盆地东北部长兴期沉积特征与沉积格局[J]
.地质论评,2006,52(1):25-29.
被引量:145
共引文献
260
1
董银磊,王川,赵宏杰.
川东黄龙场构造长兴组生物礁、滩相储层特征研究[J]
.内江科技,2011,32(6):137-138.
被引量:1
2
钟怡江,陈洪德,林良彪,侯明才,隆轲,王琦.
川东北地区长兴期-飞仙关期沉积体系分析[J]
.石油物探,2010,49(5):522-530.
被引量:13
3
刘和甫,李景明,李晓清,刘立群,李小军,胡少华.
中国克拉通盆地演化与碳酸盐岩—蒸发岩层序油气系统[J]
.现代地质,2006,20(1):1-18.
被引量:53
4
朱光有,张水昌,梁英波,马永生,戴金星,李剑,周国源.
四川盆地天然气特征及气源[J]
.地学前缘,2006,13(2):234-248.
被引量:215
5
张水昌,朱光有,梁英波.
四川盆地普光大型气田H_2S及优质储层形成机理探讨——读马永生教授的“四川盆地普光大型气田的发现与勘探启示”有感[J]
.地质论评,2006,52(2):230-235.
被引量:84
6
朱光有,张水昌,梁英波.
四川盆地深部海相优质储集层的形成机理及其分布预测[J]
.石油勘探与开发,2006,33(2):161-166.
被引量:80
7
李登华,唐跃,殷积峰,李军,谢芬.
川东黄龙场构造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特征与潜伏礁预测[J]
.中国地质,2006,33(2):427-435.
被引量:27
8
朱光有,张水昌,马永生,梁英波,郭彤楼,周国源.
TSR(H_2S)对石油天然气工业的积极性研究——H_2S的形成过程促进储层次生孔隙的发育[J]
.地学前缘,2006,13(3):141-149.
被引量:52
9
马永生.
中国海相油气田勘探实例之六 四川盆地普光大气田的发现与勘探[J]
.海相油气地质,2006,11(2):35-40.
被引量:108
10
李国蓉,王鑫,周心怀,乔占峰,曾允孚.
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储层预测——十万大山地区的应用[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6,27(3):413-421.
被引量:4
1
普光地区陆相勘探获得突破[J]
.石油钻探技术,2010,38(6):87-87.
2
李天尚.
极涡形态的描述[J]
.黑龙江气象,1995,12(1):45-46.
3
蒋明亮,邹俊.
三塘湖盆地条湖凹陷火山岩储层物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石化技术,2016,23(4):148-148.
被引量:1
4
赵景波,童国榜.
秦岭太白盆地黄土地层发育时的古环境[J]
.西安地质学院学报,1994,16(1):64-70.
被引量:4
5
HeeJunLee,SukHoonYoon,辛文锋.
黄海东北部在全新世海平面上升时沉积物分布和地层发育[J]
.海洋地质译丛,1998(2):52-57.
6
季春海,罗艳杨,翟京天.
日本新近系火山岩油气藏储层特征[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36(14):108-109.
被引量:1
7
王友勤,苏养正.
东北区区域地层发育与地壳演化[J]
.吉林地质,1996,15(3):118-145.
被引量:17
8
邓军强.
普光气田分水岭-铁山构造须家河组沉积相研究[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3,39(20):148-150.
9
王胜贵.
利津洼陷沙四段划分及地层发育特征[J]
.科技致富向导,2008,0(7X):119-119.
10
黄捍东,罗群,赵迪.
深层高孔渗碳酸盐岩储层岩相识别模式与应用——以普光气田为例[J]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1,46(2):275-280.
被引量:9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2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